道門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9節,民國三十年靈異檔案,道門老九,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除了偷吃的以外,偷東西,偷情,偷漢子,都是一個道理。
如果你也有,那就是這種心理作祟了。
第三二零章 能源a計劃(26)
“還真別說,這味道是挺不錯的,看來做罐頭的廚師,也下了一番苦工啊!沒有十幾,二十道作料,精燉幾天幾夜的高湯,是決計做不成的。”陳天頂感慨道。
連他這種走南闖北的吃貨都被折服,看來這小小的午餐肉,的確有點門道。
循著香味往罐子裡看去,其實罐子裡的東西並不起眼,只是一塊粉紅色,類似於肉的東西,而且表面佈滿了一些小白點。
陳天頂用手抓起一小塊,捏碎了,在手指上捻了捻,發現這午餐肉香是香,但卻捻出了許多類似於澱粉的東西,而那些小白點,應該是絞碎了的脂肪。
“華教授,這東西有點不對,不是午餐肉嗎?怎麼有這麼多澱粉在裡面,而是這味道頭一次聞著香,第二次聞著,就有點膩味人了。”陳天頂把肉末放在鼻尖嗅了嗅,說道。
“陳老闆,你看看是不是過期了。”楊開問道。
“不,不是過期,這種午餐肉本來就是這樣的。”
華伯濤搖了搖頭,說道。
“本來就是這樣的?”陳天頂還是第一次見過這種罐頭食品,其他的譬如紅燒牛肉罐頭,番茄醬罐頭,大馬哈魚罐頭裡從未出現過澱粉。
“午餐肉不屬於肉類,它只是一種和香腸差不多的肉製品。”華伯濤說道。
“這裡面的確有澱粉,而且還有其他的工業新增劑。至於那個香味,陳老闆你可上當了,那並不是用佐料和高湯勾兌的,而是放了一種化學香精。”
“原來是香精,我說怎麼香的這麼離譜。”陳天頂恍然大悟。
看到陳天頂的樣子,華伯濤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關於午餐肉罐頭的來歷了。
原來,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被經濟大蕭條所包圍,購買力持續下降,迫使商人想方設法制造出便宜的商品。
1930年,奧斯汀市的荷美爾公司創始人之子——傑伊發明了一種三百五十克罐裝的午餐肉。按照其配料表上的說法:這種呈磚形的午餐肉由火腿,豬肉,糖,鹽,水和馬鈴薯澱粉製成,其中還加入少量的亞硝酸鈉,使午餐肉保持漂亮的粉色。它的最大特點是能比鮮肉儲存長得多的時間,再加上價錢比普通肉製品低廉得多,荷美爾公司希望靠它大賺一票。
可是,荷美爾公司生產的午餐肉一開始卻沒有開啟市場。起先,它的名字叫“荷美爾五香火腿”,結果沒幾個人注意,公司高管們只好向社會賢達廣泛徵求新名號。一未民眾提出用‘豬肩肉加火腿’的縮寫‘spam’(發音為‘斯帕姆’)作為這種食品的新商標,他的建議立即得到採納。
兩年後,第一罐經過重新包裝的斯帕姆午餐肉橫空出世,每罐四十美分的售價著實讓不少窮人動心,這幾乎是等量普通肉製品價格的三分之一。
真正讓斯帕姆午餐肉大紅大紫的是燒遍四大洲的二戰。一九三五年,英國正式向德意日法西斯宣戰,數十萬英軍開赴炎熱的敦刻爾克,複雜的氣候環境令負責部隊的伙食的後勤軍需保障部門頭痛不已。
有什麼方法能讓英國士兵隨時隨地都能吃上肉食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