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寺中一老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頁,日月重光,竹下寺中一老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話不僅說得極重,還直截了當地傳達了張太后的意思——她不想認這個便宜兒子了,「身世不明」加上「忤逆不孝」的帽子扣下去,幾乎就沒想讓他好好活著。

此時殿上各位閣臣、各部堂官都已忍不住面面相覷,有些養氣功夫不到家的,甚至已經開始竊竊私語。

朱厚照仍是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唔,朕彼時雖然年幼,但其間有些關節朕還是記得的……」

他卻未再說下去,而長年浸淫於酒色而略有渾濁的雙目投向錦衣衛,「你們查出什麼來了?」

「回聖上的話,臣等查到的和東廠大體相似,只不過問了些旁的人證物證,調取了一些太醫院的脈案,」錦衣衛那人穿著飛魚服,看起來似乎品秩不低,講話不卑不亢,對一旁江彬隱含威脅的眼神視而不見,「蔚王絕非太后娘娘之子,因為彼時娘娘根本就不曾有孕!」

一石激起千層浪,就連幾個閣臣都滿臉錯愕,完全未想到竟然要將當朝太后牽連進來,只不知此人到底是出於誰的授意?

「多位宮人和太醫證實,娘娘自誕下聖上之後便虧了身子,再難受孕。世人皆知先帝與娘娘鳳協鸞和,便一直不曾採選,可因先帝子嗣單薄,群臣屢屢勸諫先帝納妃……」

朱厚煒雍容不迫,然而袍袖下的手指卻死死扣著座椅,幾乎費盡全身力氣才讓呼吸和緩,不至失態。

「於是弘治七年二月,乾西四所一夜之間被重重看管,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六月時太后娘娘曾闖入一次,卻一無所獲,杖責了數個宮人後便自行而去。孰料,十二月初五,最為冷僻的景陽宮卻突然傳出一聲嬰啼,再之後,先帝便昭告天下,皇后誕下了皇次子。這些是證詞與信物,還請聖上預覽。」

有太監上前取過他手中證詞、信物,呈由朱厚照過目,後者翻閱一番,緩緩道:「確實不錯。」

他看完後,太監又將這些轉呈給楊廷和等閣臣,隨即傳閱至宗人府令,白髮蒼蒼的後者顫顫巍巍地接過,仔仔細細地看了半晌,才點了點頭,重重嘆了口氣。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朱厚煒元後嫡子的身份算是徹底保不住了,而倘若不能證明他為龍子,皇室血統被混淆,還不知有多少人要為之殉葬。

而蔚王朱厚煒,亦將成為一個大明王朝又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參考孝宗自己的身世,大明時候紫禁城藏個孩子不難23333

第十二章

殿中眾人神情各異,畢竟如今太后也不全然無辜,最起碼是知情不報,而蔚王本人是否血統不純、又是否知情,成了當下亟需確認之事。

方才稟報的錦衣衛此時滿臉淡漠,置身事外。

東廠那人不知受何人指使,暫未能將蔚王徹底拉下馬,卻又將太后牽扯進來,此時正懊惱地瞪著錦衣衛,恨不得用眼刀將他扎出一個洞來。

宗人令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此番來主要是行使監察之責,故而只強自壓抑驚愕,肅然站在一旁靜靜觀察。

閣臣們連同六部尚書的處境則無比尷尬,在通州時天子並未令他們介入,如今卻將他們齊齊叫過來圍觀這等天家秘辛,心中皆在暗暗叫苦。

不過閣臣們的心態要更加微妙些,畢竟作為內閣輔臣,對社稷江山自有一份責任,蔚王的血統直接關係假使陛下無嗣,他日誰來繼承大統,自然不可冷眼旁觀,都在凝神細聽,同時暗自觀察蔚王動作。

因前些年已有準備,天家兄弟在眾人中最為鎮靜,朱厚照難得正襟安坐,目光輕飄飄地在眾人面上遊移,但有心觀察便會發覺十之八九都落在朱厚煒身上,而後者不閃不避,目不斜視地看著腳下地磚,巍然屹立如青山如松柏,果有鏘鏘環佩之容、挺挺松筠之節。

「既然蔚王並非太后所出,那麼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