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下寺中一老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頁,日月重光,竹下寺中一老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厚煒點頭,看向內閣及兵部,「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皆無異議,朱厚煒便道:「準,下兵部議行。」
兵部領命。
丘聚又高聲道:「議程二,湖廣都御史朱廷聲奏陳,贖罪與收贖錢鈔則例。」
朱厚煒淡淡道:「不必議了,倘若花錢便能脫罪,那要國法作甚?此人荒唐,著下旨申飭。」
「議程三,左柱國、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楊廷和陳疏以老病乞休。」
朱厚煒目光投向下首鬚髮皆白的楊廷和,「朕雖不捨,但楊閣老勞苦功高,很該頤養天年、含飴弄孫。準。」
楊廷和麵色沉靜,上前謝恩。
朱厚煒道,「內閣首輔的人選,凡在京四品以上、地方三品以上大員皆可推選。這段時日,仍請楊閣老兼任。」
楊廷和領命,又聽朱厚煒道:「明日朕設小宴,謝過閣老這些年輔佐之恩,還請閣老賞光。」
楊廷和並不意外——當今聖上極重舊情,從文官到廠衛,若是致仕,他定然會從內庫出銀子,自掏腰包設一小宴,留京的,逢年過節必有賞賜,關係親近如牟斌費宏的,時不時還會被召入宮中敘話,回鄉的,則會著當地巡撫多加照拂;至於年老體衰的,每月都會遣太醫前去探看,病重時甚至會安排太醫駐府,前年病逝的靳貴,病時皇帝先後駕臨府上三次,更曾親臨葬禮舉哀,御筆墓誌銘,哀榮到了極致。
四朝老臣,兩朝首輔,楊廷和恩賞可以想見。
朱厚煒的目光沉沉地投向朝堂前列,兩位先帝留下的老臣漸漸老邁,紛紛淡出朝堂,這些年,自己也儘量不被歷史的固有印象禁錮,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老臣楊一清進入內閣參贊機務,排序僅次於楊廷和,如今因兵部尚書王瓊仍在海疆,由他代理西北邊事;張璁原先被任為戶部尚書,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去年因嫉賢妒能和黨爭,被貶去南京戶部,但仍命其主推南直隸田事;自屯門海戰後,朱厚煒將行政區劃略作調整,將廣東承宣布政使司的轄境拓展到後世的廣東、廣西、海南、港澳全境,並由新建伯王守仁總督兼巡撫。興許朱厚煒治下政治清明,百姓也過得去,原本隔三差五的起義幾乎絕跡,加上皇帝知人善用、恩遇頗重,王守仁晚年既無那般奔忙、又無鬱結在心,身子倒是好了許多,而由於皇帝推崇心學,不論門生著述,均有增無已,更有不少功夫鞏固海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