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龍山書院玉涵展詩風,龍山明月刀,魏江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閒情且向那叢花。

讀過此詩你們能感覺作者多大年歲?這是老朽隨口拈來的小詩。仔細體味吧。現在南方有“梨花體”、“雪花膏”那是中華的糟粕!甚而是國人的恥辱。

徐公結合講詩歌還講了四書五經,講了諸子百家,講了司馬遷和班固。又講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對每個時代每家每個古人,從詩到文都講了獨到的見解和觀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學員真正體會了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管徐公講的如何精神,紀補拙是記不住的,乙全旺也仍是把講課全部忘掉,唯一讓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來了玉昌,刀法純熟,武藝精湛,讓他們大開眼界,特別是補拙和玉昌認起了表兄弟,兩人形影不離,尚平用姜家槍法是祖傳,無人能超越,與玉昌比武,也是平分秋色,但尚平從不賣弄,也不露聲色,單是看玉昌,教習全旺和“記不住”

轉眼間到了麥收的季節,太儒讓人傳語告訴玉涵,說是表兄及表姐從南方來,現已在路上,只要能順利透過劉、宋及魏的關卡,月末時間便可到龍山了,玉涵知道姥爺舅家乃中原士族門第,因北方戰亂隨東晉南遷,現南方宋朝一直想請李氏一族出仕,只是朝代更迭,戰亂頻繁,李氏家族不再鐘意仕途,這次表兄北上,既是祭祖又是看望姑母姑父,也來北方探大魏形勢之義,畢竟李家祖籍濟南,一旦大魏挺進中原,李氏在大魏統治內便可落葉歸根了。

這日晚間,玉涵、月娥、耨媧做完功課,書院內酷熱,便想約玉昌、尚平出書院納涼,月娥性格與慕容南雁相投,怎麼勸也不想出來,這時,玉昌、“不住”、“全忘”也過來,玉涵說出去納涼,三個人拍手贊同,“不住”去叫尚平,尚平也迅速出來,幾個少年出了書院,登高望遠,一望無際的金黃的麥浪在晚霞中翻滾,爪村莊上有的在做場,有的已經打麥了,麥收一晌,麥子熟了,必須搶收,否則連陰雨下來,麥子都成了麥芽了,農夫們有的在麥田割麥、運麥、碾場的農夫打著驢、馬,皮鞭啪啪的響,驢仰頭長鳴:“嗯——嗚—。”似在訴說不平,玉涵告訴玉昌和尚平,過了麥收,表兄玉龍就來了,表兄曾到過西蜀襄陽,遊歷豐富,學富五車,兵書戰冊研習精當,有“南方小臥龍”之稱,這麼厲害,只要他來,就讓他住下,我把他引薦給皇上。”“人家可不稀罕,父親說他就習慣野鶴閒雲,山野村夫。”

晚霞褪盡,人家麥場已經撐起了提燈,西天上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出現了,玉昌看見西方的星星,想起了師傅和父母,想到半年來學習那麼多經史子集,想到了初次見面玉涵的桃花溪,想那桃子也該成熟了吧。於是斜眼忘了一眼玉涵,玉涵也深情的望了他一眼。這時全旺突然冒出一句:“玉昌哥,將來我上陣,能騎什麼呢?是天山馬還是蒙古馬?千萬不能讓我騎驢。”大家聽了,鬨堂大笑。補拙戲謔他道:“騎驢就騎驢唄,驢的聲音大,驢一長鳴,比張飛喝斷橋還厲害呢,嚇退千軍萬馬。”全旺接著道:“我還是騎天山馬,天山馬大。”補拙駁斥道“你那麼小個子非要騎新疆馬乾嗎,讓我騎新疆馬,你騎蒙古馬。”全旺也反駁補拙:“好像你比我高多少,那天你偷偷到玉涵姐姐後面,與她比身高,你還沒玉涵姐姐高呢。”補拙道:“你也不比玉涵姐姐高,我是三等殘廢,你是三等半殘廢。”補拙記不住話題,全旺可沒忘,他忽然想起自己是在要馬:“咱們怎麼和玉涵姐姐比上了,玉昌哥哥,你得給我們找匹良馬,跟你戰場殺敵。”“那沒問題,我一定給你找一匹新疆良馬。”

這時節,星光漸濃,天幕上已是繁星點點,尚平道:“我們該回書院了,先生會找我們的。”

“尤其是那個監生,他管的最寬,哼。”“記不住”埋怨道。

三天後,太儒讓崔無嵬來書院接玉涵,說是表兄玉龍書貼已到了,過了滄州,明日就到龍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