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番外篇宮廷政變,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8章番外篇宮廷政變
此事基本是真的,但是被殺的是不是七個公子就無從查證了
昭襄王元年,嚴君疾為相。甘茂出之魏。二年,彗星見。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
歷史上叫季君之亂,只有公子壯有記載
公元前307年,年輕的秦武王因年輕力壯,孔武有力,在進軍周王室最後的城邑洛陽後,與手下三位力士比賽舉象徵天下的大鼎,不慎被大鼎砸斷腿骨,失血而死,因沒有兒子,而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爭相繼承,便開始了王位爭奪戰。羋八子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只有他最有勢力和能力,這時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後撐腰的楚國一起,物色並擁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為王。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燕國人送他回國,他才得以繼位成為秦昭襄王。昭王即位後,年紀還輕,尊母親羋八子為宣太后,主持朝政,讓舅舅魏冉執掌大權,並任命為將軍,衛戍咸陽。第三年,即昭襄王二年(前305),任庶長的季君公子壯和大臣、諸侯、公子造反,全部被魏冉誅滅。史稱“季君之亂”。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劉黑闥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
中文名
玄武門之變
外文名
xuanwugateincident
時間
626年7月2日
地點
長安城
勝派人物
李世民、尉遲恭
參見:晉陽起兵、唐朝統一戰爭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在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援下,十一月佔領長安後,李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並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淵曾答應李世民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隨著李世民在外屢立戰功,威望日高,李淵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乃至無可再封時,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且擁有眾多支持者;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李世民的支持者們一起形成了秦王黨,與太子黨相抗衡。
相關爭議:
根據《大唐創業起居注》中說,晉陽起兵是李淵本人的主意。而《大唐創業起居注》是溫大雅奉李淵的敕令寫的,成書於武德期間。難免有吹捧李淵的曲筆。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大唐創業起居注》首題乃雲大雅奉敕撰”,可見是李淵讓溫大雅著作的個人傳記,因此這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