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老龍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造車計劃,重生茶藝男神,陳年老龍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升,不可能一直騎兩個輪子的車,總得換上四個輪子的。”
“就像美國,遍地都是汽車,人人都開汽車。18歲成年了,第一件事就是去考駕照,考出來就去買車了。”
“到時候,我們國內的汽車市場得有多大?一年得賣出多少輛車?不是幾百萬,而是幾千萬輛!一輛車按十萬算,一年就是幾萬億的市場!”
林誠一番話,說得連方彩華都有點心動了。
之前,她是一直反對唐新民進軍汽車業的。
投資太大,風險太大。
別說是唐新民現在十幾個億的資產了,就是再加個0,一百多個億砸進去,在汽車業裡也就是起了個頭而已。
造車,等於梭哈!
相比之下,林正龍賭球輸掉的2000萬,那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去年全國汽車的產銷,就達到1300萬輛了。”
唐新民一挑眉毛,笑著問道,“還能漲多少啊?”
“十年翻倍,二十年後再翻一倍!”
“美國三億人一年賣出一千多萬輛車,我們十三億人,一年少說也得四五千萬輛吧!”
對於國內的汽車市場,林誠一直是信心十足的。
人口體量擺著,經濟增速擺著。
等到一年產銷五千萬輛的時候,這個市場一年就是5萬億的規模。
電影?電視劇?音樂?網文?出版?綜藝?
這都什麼小魚小蝦?
差遠了!
連人家的一根腿毛都比不上。
“可是,造車哪有這麼簡單啊?那得多少零部件,多少配套的工廠,咱北陽哪有這條件?”
“再說了,我們也沒造車的技術啊!發動機、底盤、變速箱,汽車三大件我們會造哪個?就是想造個車殼出來,都挺難的。”
方彩華是動心了。
可一想到造車的難度之高,投資之大,她的心又涼了半截。
這件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她都和唐新民前前後後的爭吵了快一年。
只不過都是私底下商量,從來沒有公開化,更沒有在外人面前提起。
就連他那位法律上的妻子,至今都不知道唐新民想造車的意思。
“是啊,這也是我一直沒下定決心的原因。”
唐新民扶著額頭,頗為頭疼的模樣,“就是投資都不算大問題,我可以找政府商量,免地免稅,銀行貸款這些都沒問題。最主要的難題就是技術,我們沒這經驗啊!”
“何止是經驗,真要造車的話,我們什麼都得找人家買,特別是發動機和變速箱。這樣買下來,一輛車能賺幾個錢啊?”方彩華瞪了他一眼。
“要不,造電動車?”
林誠微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