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章 詩友,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議論紛紛,尤其是臨窗一位中年人,頻頻側目。
此詩為一忘年之交所贈,作於旬月之前,作者雖然才華橫溢,卻也算不上聲譽顯赫,且唐代送別詩盛興,友人之間分別在即,互相寫寫小詩,抒發一下情感,不足稱道,此詩卻得如此厚待,如今竟能傳至廣陵,著實令人稱奇,莫非有什麼蹊蹺?
那吟詩青年倒也不是沽名釣譽之徒,此佳作署名,依舊是江油李太白。這聚朋閣店主登高一呼,止住眾食客的議論,朗聲道:”鄙人雖打理此店,也就是個掌櫃,日前有幸東家親臨揚州遊玩,發下重賞,凡詩詞中涉及揚州的佳作,皆可在聚朋閣受貴賓待遇,吃喝玩耍三日,全部免費。揚州集天下半數文士,大家抓住機會,以文會友,豈不痛快?”
話音一落,大廳裡歡聲雷動。這聚朋閣在揚州數一數二,若能在此文會露一露臉,日後出去閒談,豈不是莫大的資本。運氣好的,傳入某位達官貴人之耳,受召幕府,亦未可知。
再不濟,白吃白喝三天,也是一件快事。當下便有幾個文人模樣的,下場而來,可惜才學一般,未能引起多少彩聲。這等會事,最怕冷場,那最初的青年見狀,又踱步出來,吟了一首五言:“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此詩乃是說身處異地之人,念及曾經的揚州之遊,兩相對比,產生的巨大落差,藉以排遣胸中的不得志,追憶過往的美好。只是署名之處,則是另外一人:襄州孟浩然。
中年男子一陣錯愕,忍不住起身,拱手一禮道:“這位郎君,此詩確為佳作,然絕非孟山人所作,這署名,可否為我等解惑?”青年聞言一笑,回禮道:“此確為襄州孟浩然詩作,此人如今與大家年齡相若,難道閣下與之相識?”
中年男子聞言面色漸慍,不悅道:“君子不欺世盜名,我便是那襄州孟浩然,卻從未寫過此詩,何解?”青年略做驚訝狀,又行一禮,連稱失敬。“我家主人久慕大名,敬邀大家前往上層望江廂房,一論此詩所藏玄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