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胡姬,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戲,指古代雜技、樂舞表演的總稱。秦漢時已盛行。包括雜技、幻術和歌舞等。南北朝以後也稱“散樂”。隋代曾把四方散樂集中到洛陽表演。唐代稱“戲場”。另外官方的樂舞場所還有教司,管理俗樂的教習與演出。

唐代文化繁盛,民間歌舞表演遍地開花,其中,由於文化交流的促進與發展,胡舞尤其盛行。胡舞多姿,充滿異域風情,一經傳入便風靡大唐,其中以胡旋舞最為出彩。

胡旋舞,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樂以打擊樂為主,與它快速的節奏、剛勁的風格相適應的。舞者在鼓樂聲中急速起舞,象雪花空中飄搖,蓬草迎風飛舞,連飛奔的車輪和急速的旋風也遜色幾分,左旋右旋不知疲倦,千圈萬週轉個不停。

《通典》雲:“舞急轉如風,俗謂之胡旋。”中唐文豪白居易、元稹,都有詩讚之,可見當時之人,對其痴迷的程度。而且四大美女楊玉環,亂世梟雄安祿山,皆是胡旋舞的高手,唐玄宗李隆基也好此技,以至於很多人將大唐中落與胡旋舞聯絡在一起,不過是為當權者開脫甩鍋,尋一個藉口罷了。

除了胡旋舞,還有一種經西域石國傳入中原的男子獨舞-胡騰舞。其屬健舞,以跳躍和急促多變的騰踏為主,時而剛毅奔放,時而柔軟瀟灑,動作粗獷,樸實激昂。唐代詩人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詩中雲:“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樽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氈胡衫雙袖小。”便生動刻畫了此舞的情景與魅力。

其他諸如”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的拓枝舞,還有與維吾爾族舞蹈如出一轍的阿連舞,執劍而舞的漢族舞蹈劍器舞,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

可惜洪毅花費了銀錢打點,去戲場和教司轉了一圈,卻發現這官府渠道的樂舞,無半點生氣。剩下的選擇,便只有茶坊酒肆,風月之所了。一提到風月之所,眾人神色立刻精彩了起來。

只見老孟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捻著鬍鬚,含笑不語。長寧則一臉期待,大有一睹為快的執念。定邦則顯得外強中乾,表面上持重老成,不住對宜靜說著弟妹放心,實則心癢難耐,不知飛到哪裡去了。而宜靜卻很坦然,風月女子,最多一夜之歡罷了,哪能長久?

唯有洪毅的心思,和眾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鹽幫在洛陽雖說式微,卻也不是毫無作為,況且影武衛的觸手,已然無聲無息的摸了過來,對於情報方面,洪毅是比較滿意的。

眼前桌面上的資訊可謂事無鉅細,詳盡至極,包括消費水準,頭牌是誰,主打節目,就連老闆喜好,都略解一二。洪毅不覺微笑,做情報就要這樣,遊走於灰色地段。

然而這笑容在宜靜看來,卻甚感不妙,忙從旁偷瞄一眼:樂康居,主營胡旋舞,頭牌:胡姬安媚兒,另有琴師:董廂蘭,擅七絃琴、篳篥。可留宿,費十金。乖乖,可留宿,還要十金,這麼貴的費用,不令人想入非非都難,偏偏自己與公子尚未大婚……這還得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同行。

就在這樣詭異的氛圍下,終於捱到了夜幕降臨。大街小巷,忽地燃起了萬千燈火,橘紅色的燈籠,映得人心浮躁,鏤窗吊簷,影影綽綽,更顯曖昧的緊。

幾人匆匆吃罷晚飯,立馬動身,看著洪毅著急忙慌的模樣,宜靜更加心慌起來,忙套了件外袍,將秀髮塞進幞頭,臨行匆匆抹了些許香水,緊緊跟了上去。

進了樂康居,一路鶯鶯燕語,曼妙身姿,惹得幾個男人燥熱不安,就連宜靜都微微臉紅。但看洪毅,不為所動,只管要了最好的雅間,靜待主角出場。

其實這倒也不是洪毅定力超群,而是後世著裝,開放許多,譬如吊帶短裙,要多暴露有多暴露。洪毅習以為常,反覺得古代還是略顯保守,即便是露臍裝,也不過爾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