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意外,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欽茂,渤海王大武藝的次子。由於其兄:世子大都利行早逝,是以代承緒業,史稱文王,當然這是後話。大欽茂在位五十七年,乃渤海國的中興之主。統治時期順應時勢,傾慕華風,使用漢字,令中原習俗深深浸濡到渤海社會許多方面。
大欽茂在渤海國的國王中可謂政績突出者,他大力漢化,發展經濟,事唐恭謹,政局穩定。洪毅定睛再細看著眼前這十三四歲的少年,不禁嘆謂:“觀察入微,思維縝密,處亂不驚,確實是難得的大才!”
少年謙恭的施禮道:“郎君謬讚,以郎君天縱之資,通神手段,原不用以身涉險,親力親為。奈何今日有幸得見,不知是郎君有恃無恐,鄙夷我渤海,還是頑心盛隆,不知這前途險惡。欽茂敢問,郎君來我上京,所謂何事?”
洪毅被大欽茂撞破,不由得臉紅一陣。自己狂傲自大,總覺得刀山火海,來去自如,運籌帷幄,盡在算計。不料才入渤海,便被一小兒懟的啞口無言。大欽茂見氣氛尷尬,也不捅破,悠然入席,端起長鎮的酒杯,向著洪毅舉了舉。
長鎮見大欽茂隱隱佔了上風,竟敢在公子面前喧賓奪主,不由漸怒,語氣中也多了幾分火藥味。“我說那渤海王子,你也就仗著鬼心眼多,逞些口舌之利。我家公子,乃是長生天降世,普天之下,哪裡去不得?靺鞨男兒,向來戰場上見真章,難不成渤海廝殺不贏我們,還要使些下作手段,強留我等?”
大欽茂見長鎮開始扣高帽、耍無賴,不禁莞爾。要說這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的區別,其根本還是在與中原漢族的雜居程度,受漢化影響的深度。粟末靺鞨遷至營州,耳聞目染三四十年,多少講些禮數,少了些許霸蠻。而黑水靺鞨原居北方,保留了原始血性,直來直去,唯武力致勝論。
洪毅倒不以為然,反而應約拿起酒杯,與大欽茂對飲起來。年輕人量淺,喝酒或為顯露實力,或為比拼,像洪毅與大欽茂這般,為了化解陌生,而力圖開啟話匣子的酒局,少之又少。
酒飲三杯,洪毅率先袒露心懷,毫不隱瞞的將大團圓計劃和盤托出,來看大欽茂是何反應。
豈料大欽茂波瀾不驚,只是認真傾聽,待洪毅講完,才應一句:“公子大善。”洪毅其實也無太深城府,猶喜直來直往。大欽茂顯然是透過幾番試探,看出了這點,後面的交談便少了一些套路。
原來這渤海國也不似洪毅想象中那般不堪,自前幾日有人家陸續失蹤,得里正報知的各級官府,便陸續有人上奏。須知那年月人口乃是國本,如此神秘消失,算得上大事。
大武藝得報後,將事情交由大欽茂處理,大欽茂理清頭緒,馬上發現了端倪,這人口的失蹤,當真不一般。首先是失蹤者皆為軍屬,且均是今年與黑水之戰中,折損士卒的家屬。
其次是規模之大,難以想象,幾乎呈報過的陣亡或被俘之人,家人悉數在列。最後,由鄉下開始,向城池轉移,一級一級,有條不紊。從以上得知,此次事件,與秋季黑水之戰關係甚大,且組織嚴密,大費周章。
唯有一條,行事之人,似乎並未對這些戰損的軍卒不利,倒是恰恰相反。大欽茂身邊是有能人幹吏的,加之他自己少年老成,才思敏捷,很快猜測到,這是有股勢力在秘密轉移家屬。
期間,大欽茂找到了高齊松,詳細詢問了雙子山決戰的過程,高齊松在未來之君面前,不敢扯謊,據實報奏,也由此驚出大欽茂一身冷汗。這麼大一批渤海軍並未戰死,而是投降了敵人,更可怕的是,降軍的首領,莫非是自己的叔父:大門藝?
以前大欽茂年紀尚輕,加之是次子,無承繼身份,所以渤海重臣從未過多關注於他。其實洪毅心中明白,大欽茂與大門藝一樣,是鐵桿的親唐派。有了眉目的大欽茂並未亂了方寸,而是第一時間通知了自己的祖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