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 遠行,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毅招呼著長寧,指著一桌子的帝王蟹,大呼過癮。二人蘸著薑末醋汁,吃的天昏地暗。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在這發育的青蔥歲月,營養必須要足。
“很久沒見你父親了吧,此次你跑這一趟,一為熟悉大唐境內影武衛的情況,這些此前都是鹽幫和叔父打理著,你要接過來。二為安全接回宇文通和他老父親,長安叔父那邊已經安排,你要確保路途中不發生意外。”
洪毅邊吃邊說,顯然這事十分緊迫。算起來宇文融罷相就在最近,這老爺子脾氣不好,又逢玄宗朝政治情勢複雜,李隆基擺弄群臣,縱容黨爭,分而治之,致使宇文家成了犧牲品。
“途徑營州,尋到上次在勃利城見過的房將軍,帶些禮物。明年我從南方歸來,要走一趟營州。咱們在大唐需要有些落腳之處,有合適人選,多加走動,莫心疼錢。”
洪毅繼續安排,長寧一一記下,說到父親,公子那一聲聲叔父,自然也是把自己看做一家人。這心裡樂呵呵的,卻也絲毫沒有懈怠。但一趟下來,估計半年以上,長寧稍顯不捨。
洪毅淡然道:“影武衛交給了你,你便是將來伴隨我最多的人,無人可比,趁現在多踩些路出來,才能當此重任。勿要念家,那遠赴美洲的海軍將士,為了紅薯玉米,奔波數月,回來一趟,都未及得見家人,便又匆匆迴轉,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普通戰士尚且如此,咱自家兄弟,難道不應做得更好麼?”
長寧伸手一抹嘴巴,呲牙一笑,便即離去。隨後安排的一行人,有他特戰隊的親信,有熟悉大唐的鹽幫徒眾,甚至還帶了兩名軍醫。這孩子長大了,洪毅心想,全然忘了自己也才二十出頭。
時候尚早,洪毅拉了宜靜,要去看看蘭欣這小姨妹。此番前往臺灣,肯定頗耗時日,遠行之前,還有諸多事項,今年國慶春節他皆不在北蒼,該提醒佈置的何止千頭萬緒。
蕭清芬的青黴菌培育的很成功,但青黴素的提取,除了化學方法,可謂難上加難。洪毅在後世時曾讀過一段軼事,說是唐時長安裁縫不小心剪破了手,會用長了綠黴的漿糊塗抹傷口防止感染。這就說明華人發現並利用青黴素,要遠遠早於西方。
但若單論殺菌消毒,如今泰華的酒精產量雖然不高,且耗費大量糧食,但至少滿足戰事需要則綽綽有餘。青黴素不是為了外敷而生,而是應制成針劑,注射使用,想那後世,抗菌素抗生素大顯神威,延展了人類多少壽命。當然其中也有弊端,洪毅相信萬事過猶不及,只要不濫用,定是大大的好事一件。
青黴菌殺死病菌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清芬、蘭欣、東方秀容這幾個姐妹,早已用成熟的顯微鏡觀察研究過了。公子曽言,青黴菌能融破病菌的細胞壁,達到殺死病菌的效果,而人類細胞沒有細胞壁,是以青黴素對人體幾乎無害,實用性極高。
關於過敏,由於可供實驗的人群較少,進展不佳。洪毅也未著急,病理學的研究,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急成的,有了這些基礎,融合傳統中醫的精華,藥理針灸,推拿防疫,各個別類百花齊放,開設一所醫學院倒是可以。
血型檢測分類,發明於十九世紀,被洪毅厚顏舶來,成了又一神技。相對來說,血型分類實驗比較簡單,將不同血液樣本混合,觀察是否出現凝集現象,再彙整合表,以抗原和抗體暫時歸為四個常見大類,便能解決一般的輸血問題。
只是受冶煉技術的限制,泰華的針頭粗得令洪毅膽寒,看來能不用上,就暫且不用吧。玻璃和金屬,可以造出初級的注射器,但有了橡膠,生產膠皮管子,那輸液輸血就更加便利。
這橡膠啊,幾乎成了洪毅的一塊心病,為何就偏偏生在了亞馬遜。不在長江流域也就罷了,生在恆河也好啊,畢竟那麼多舶來品中,原產天竺的還真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