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超值,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文澤一身正氣,傲立於臺北府正堂。說是正堂,實則為一木屋,不過掛了塊牌匾,面積稍大點而已。洪毅隨隨便便的坐著,衣衫也是極為普通,因為他並無什麼華服。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唐所謂的文官,不免想多打量幾眼。

章文澤因是府君幕僚,掛職於晉江府,其實沒有具體官位,只是讀過書,有點文化,平時出出主意,打打下手,此番,便是奉命來這孤懸海外的平湖宣慰的。

唐代以武立國,文人其實還未成多大氣候,但因上國身份深入人心,反而令章文澤多了些底氣。十日前,一支艦隊突兀出現,單是大舟便有七八艘,島上居民共計百餘戶,才遷居不過兩代,哪見過如此大軍。

本欲四散而逃的人們驚恐的發現,這平湖周邊盡是飄著紅旗的戰船,不消片刻,島上連官帶民,共計四百三十一人,皆被生擒。所幸無人傷亡,章文澤不愧是讀過書的,冷靜下來細想,哪有海盜有如此龐大的艦隊,如此嚴整的軍容。

這樣思考下去,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單刀赴會,深入虎穴,一探究竟。反正周邊大小番邦,還沒有敢惹大唐的,自己這身青衫官袍,再怎樣也比那些白麻布衣好使。若是遇到軟一些的,自己斥責一番,或許還能得些貢物,立一大功。

大堂之上,除了洪毅,還有兩人,東方至信赫然在列,由於事涉邦交,公子又時時念著唐國,自己不親往一趟,著實放心不下。另外一人,是鹽幫閩地舵主,是個耿直的漢子,名叫林延生,在北方隴右當過邊軍,打過仗,負過傷,現退役回了家鄉,入了鹽幫救扶戰友老兵,此次從江南各道遷了幾萬移民,便是他負責護送渡海的。

洪毅特意將章文澤帶來臺北,一是怕有漏網之魚,將此地情形報知了大唐官府,另外就是想透過此人,瞭解一下對岸的境況。若是合適,留他在此當個縣長,憑他在閩南土生土長,倒也有用。

可眼前這情況,這廝顯然不服氣啊。林延生可是唐人,見這芝麻綠豆大的小官,身陷囹圄竟還趾高氣昂,頓時火起。“你這九品小吏,見到上官,竟如此無禮,若在軍中早吃上板子了。”

林延生句句純正的方言,倒把章文澤唬得一愣一愣的。朝廷的大軍?章文澤不禁想到,如此勁旅,難道真是朝廷的軍隊?一念至此,竟是不自覺的深深一揖。

按照事先設定好的臺詞,林延生繼續侃侃而談:“今日你所見,乃是朝廷秘密出兵,助那番邦天孫國,拿下這座大島。我天朝遠隔千山,不便管理,就丟給下國也好,此間情由,皆屬機密,不得洩露半句。”

章文澤誠惶誠恐,聽的冷汗淋漓。心中雖一度想討要旨意看看,但既是國家機密,自己又位卑言輕,便將就信了。林延生又道:“你如今是何職位,俸祿幾何?”章文澤見說起自己,一一作答。

忽聞上官開口:“可願為天孫之臣,在這新拓之地管理一縣地方?”此語有如天籟,自己奮鬥的目標,也就是混個官身,若是撈到縣令一職,那當真是超出預期了。

洪毅見章文澤喜出望外之色,已掩飾不住,便知有門。後續的交流,便愉快且順暢了許多。章文澤主要介紹了目前晉江府的情況,原來這便是後世的泉州地,唐時的四大海市良港。海路往來頻繁,商貿交易超出了洪毅的預期。

原來這唐朝時,還有通往波斯灣的航線,看來這海上絲綢之路,絕非傳言。泰華新闢一地,必先找尋立足發展的支柱行業,看來這高雄郡,未來可期。

不知不覺,時候到了午時,洪毅招呼大家吃了頓便飯,更是令章文澤心顫不止。這一行人,餐具均為黃金打造,其中還有更為晶瑩剔透的琉璃,前所未見。飯食以海鮮居多,很多海貨竟是連他都叫不上名來,就好比那大蟹子,絕非淺海之物。就好似這眼前之人,背景深遠似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