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公會,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泰華這一波的擴張,應該告一段落了,洪毅心裡盤算著,在蒸汽動力上艦之前,目前的人力物力,都無法再凝合過於分散的廣闊領土。北美的開拓才是重點,富饒的溫帶就在眼前,已經加盟的因紐特人需要行政管理,海路的島嶼需要經營。

一切,都需要時間的支撐,只有等這些地方穩固了,向南向東,才能夠成為現實。那裡離泰華的中心太遙遠的了,即使大門藝在主持,也基本屬於放養狀態。好在華人中不乏善於航海的民族,雖然航線偏北,無法四季通行,但仍是舉足輕重。

那裡,是泰華真正意義上的後方,優越的地理位置,廣闊的土地,關鍵是,沒有強敵。在瑪雅帝國的北方邊界,熱帶叢林的邊緣,基本可以確立泰華軍事的巨大優勢。

應該規劃幾個行政區域了,要讓富饒的土地上,遍佈華夏血脈。繁衍人口,生產物資,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最重要的事。軍事強悍,雖說可以攻下無數土地,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難保不會反覆無常,叛亂生事。

這種內部消耗,往往傷及骨髓,比對外攻城略地難對付的多。只有加強跨族通婚,統一文字語言,鼓勵人口流動,整合思想信仰,使人們認同一個國家,一個整體,形成新的民族,再以此為基礎,方能繼續擴張。

政黨的思路在洪毅的腦海中出現過很多次,卻因諸事繁雜一拖再拖,如今好容易有段閒暇,是時候統一思想了。其實這事洪毅並不擅長,哪怕有後世無數範例,對於他來講依然是漫無頭緒。

不過在這個時代,洗腦可是真有高手,那便是與自己見面不多,幫助卻很大的丈母孃。在北征之時,那些薩滿武工隊,給洪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們極為擅長走進群眾之中,知冷暖,曉大義,既忠心耿耿,又很接地氣。

他們在寒帶地區可謂縱橫無敵,那裡的諸多民族幾乎都信奉薩滿教,只是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些許不同,從而衍生出獨特的派別。不過這也歪打正著,統合薩滿教義的過程,給了扎克善很大的啟示,如何求同存異,最大限度的包容並吸收新的內容,使得泰華的傳教士們更加的成熟且高效。

現在漢族移民的大量湧入,又使這個問題突出了起來。中原文明較之於北方更為先進,在文化上具備更強的同化能力,包括之前漢胡觀念的對立,屯墾區移民點出現了私塾一事,都在提醒著洪毅,建立出更適合眼前的制度體系,迫在眉睫。

本以為自己就是漢人,所擁有的知識系統也皆來源於中華文明,這些漢族移民融入泰華應該是順水推舟般容易,哪料到徒生如此變數。此事扎克善也曾向洪毅提及,無非幾點。

一是數百年來胡漢廝殺,積怨頗深,民族認同根深蒂固。二是如今民智未開,階級思想固化,逃難的漢族精英階層出於自我保護意識,利用民眾的無知,裹挾民意,妄圖撈取一定的政治資本。

問題的根源既然尋到,中央政府便不會坐視不理。首先便是洪毅推出的文化政策和文教系列叢書,以及文字上的相似,抵消了大部分阻力。其次蕭萬壽適時的吸收了部分漢人世族,給與其特權及地位,分而治之,現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後還是嘴巴決定了腦袋,百姓最是感念得以活命的恩情,泰華給了他們未來與希望,民心自然會逐漸的歸攏到洪毅身上。而且前期吸納儒釋道的精華思想,到了現在也顯現出巨大的收益,相容幷包的風氣盛行,主人公的概念也被光明月報反覆力推。

泰華既是新的國家,需要形成新的民族,那麼新的宗教與新的思想就應該應運而生。這樣煥然一新的事物,對於來自於中原的人們來說,雖然無法馬上認可,卻也不會強烈牴觸,假以時日,則未來可期。

一個政黨與教派的混合物,就這樣誕生了,取《禮記》中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