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 山雨,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古至今,雙雄難以並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是也。突厥於唐,恰如匈奴於漢,兩方鬥智鬥勇,恩怨糾纏,最終卻總要分出個勝敗。突厥建國,適逢中原南北朝亂世,是以鐵勒諸部,反噬柔然,羽翼益豐,縱橫漠北。
待隋一統,楊堅楊廣父子在諸事繁雜之中,對付突厥並無善策,即便如此,因隋分化離間,公元五八三年,突厥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並分別於後亡於唐。
其實雙方爭鬥,跌宕起伏,你來我往,北疆風雲,沙場壯士,故事往往蕩氣迴腸,堪稱史詩,雖然突厥最終被滅,但也曾一度壓制中原王朝。
公元六一五年,大業十一年八月,隋煬帝巡狩北塞,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騎兵南下,準備襲擊煬帝。煬帝避入雁門郡城,突厥大軍攻克雁門郡四十一座城池中的三十九座,僅雁門、崞兩城未被攻破。
公元六一九年,唐武德二年,始畢可汗率部渡過黃河,至夏州,準備進攻太原。後來繼位的頡利可汗更是連年進擾內地,掠奪人口和財富。
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十五萬入攻幷州,擄略人口,又曾率騎兵十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更於公元六二六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二十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四十里,京師震動。
可以說,突厥自建國始,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之後東西突厥被滅,後突厥又死灰復燃,時至今日,毗伽可汗與唐王朝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雙方只有短暫的利益苟且,絕無信任可言。
王忠嗣骨血裡,就流著忠君的信念,是以此番堅守營州,契丹兵馬倒沒能入他的眼,他始終盯緊的,是貌似旁觀的兩旅突厥虎師。
高蒼健與李琚一樣,對蒙知返的計劃一無所知。現下城內因著李琚的堅持,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豪賭之下,暗流湧動,一個不慎,便是短兵相接,讓人捏一把汗。
正忐忑間,北面塵土大起,一隊前哨手擎五星紅旗,奔入天狼軍中,看來是落俎大營的援軍到了。哪料到還未喘口氣,瞭望臺上的唐軍便有急報,西南方向也趕來一支兵馬,數千之眾,更重磅的是,中軍竟是突厥王旗。
城外幾股兵馬列陣集結,信使來回穿梭不止,貌似將有大事發生。王忠嗣冷眼旁觀,心中卻波濤洶湧,此皆虎狼之師,盡為爭食而來,若然分贓不均,自相廝殺一陣還好,否則營州危局更甚。
李琚則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看來這執紅旗的一方,便是那人的軍馬,不知與突厥契丹聯軍激情碰撞一下,孰勝孰敗。唯有高蒼健泰然自若,引得王忠嗣和李琚越發好奇。此人單獨行動,絕非將領,卻能在千軍萬馬之前雲淡風輕,當真是個人物。
卻道可突幹深陷突厥虎師,求脫不成,假裝惱羞成怒,搬出兩國密約,出言威嚇起來。蠻都與吐真不知詳情,意欲拖延,也不敢決絕翻臉,只能一紅一黑,配合演戲,儘量穩著契丹。
此時可突乾的親兵已察覺不對,紛紛抽刀出鞘,意圖衝入帳內,保護主人,兩波衛兵劍拔弩張,氣氛壓抑至極。千鈞一髮之刻,卻聽外面一聲大喝:“這是何意,難道契丹與我突厥,要刀兵相見了嗎?”
聞聲人現,一個虯髯大漢闊步而入,身邊幾個衛士,個個滿面風霜,目光兇狠,一見就知不是善類。虯髯大漢久居上位,氣場爆棚,舉手投足,皆夾帶著滔天權勢與殺伐果斷,帳內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闕特勤到了。
這可是一方霸主手下,真真切切的實權人物,便是連可突幹這類角色,也只有收斂乖張,低頭致意的份。
闕特勤斜睨可突幹一眼,毫不客氣的說道:“大相真可謂威風八面,在我突厥虎師帳內,都要執刀呼喝,調兵遣將了嗎?”一席話聲音雖不大,但語氣卻生硬的緊。
若是從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