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長屋,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屋王,天武天皇的嫡孫、高市親王的長子,母親是天智天皇的女兒御名部皇女高市,屬於典型的皇族、公卿。

長屋王還愛好文藝,擅長詩詞,曾有記載其迎接新羅的使者,舉行盛大的宴會,席間將自己所作及當時的文人的詩歌都收錄於《懷風藻》中,頗具文藝風範。此外,長屋王對陰陽五行等諸學也有涉獵,對漢唐文化頗為神往。

但生在皇室,人生又豈能自由。公元七零四年,毫無從政經驗的長屋王直接升為正四位上,五年後又任從三位宮內卿,此後由於其皇族身份,時局所需,一路升遷不斷,終進至左大臣,成為當時日本政界的重量級人物,皇族勢力的巨頭。而今,這位風雲人物,正親臨閱兵臺,檢視軍隊,準備出征。

在他身後,是其正妻——吉備內親王,她是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的女兒,元正天皇的親妹。正因如此,在整個元正時期,長屋王都深受信任。天皇身體不適時,曾召見其入宮囑託後事,可見榮寵有加。

當然,這長屋王也不是繡花枕頭,公元七二三年,為了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他制定了三世一身之法,獎勵開荒,規定持續開荒者的第三世子孫,可以獲得土地的所有權,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吉備內親王的旁邊,站著長屋王的妾室——藤原長峨子。單看名字,也知是誰家的女兒,弔詭的是,長屋王確實和政治對手,藤原四兄弟,是郎舅關係。念及此節,不得不提到一位頗具謀略的傳奇人物,那便是長屋王的老丈人——藤原不比等。

藤原家的發跡,起於中臣鐮足,一位日本飛鳥時代的政治家,被視為藤原氏的源頭。中臣鐮足在大化改新前後作為天智天皇的心腹,活躍於日本政壇,為藤原氏繁榮構建了基礎。

公元六九八年,文武天皇二年,天皇下詔:先朝所賜藤原朝臣之姓,應該由藤原鐮足之子藤原不比等繼承。藤原鐮足其他的兒子等供奉神事,應恢復舊姓中臣朝臣。因此,藤原不比等也被認為是藤原氏的實質性的始祖。

由於擁立了文武天皇,又使女兒藤原宮子嫁給了文武天皇,並生下首皇子,即後來的聖武天皇,藤原不比等逐漸掌握政治實權,一度官至右大臣。

他的四個兒子,皆因其培植的勢力關係及影響力而擔任朝廷高官,從而使藤原家權傾朝野,如日中天。藤原不比等不僅是權臣,也同樣是幹吏。其參與撰修《大寶律令》,盡力於律令政治的實施,亦屬不世之功。

對於自己這位岳父,長屋王還是由衷的敬佩,至於長峨子,似乎更像純粹的朝堂平衡與政治交易,自己無愛可談,也無話可說。而如今藤原家在朝堂中,僅藤原房前一人任參議,看似認慫龜縮,實則蟄伏待機。每每心中想到此處,都會令長屋王隱隱不安,總覺得後背發涼。

三百重騎兵,六百長槍武士,千名弓手,六千足輕,這便是自己手上現在的底牌。此次出征,他深覺不妥,先不說六千足輕,實為農夫,順風則蜂擁而上,逆境則經常潰不成軍。單說那蝦夷狂掠兩萬多軍民,其勢必盛。

常陸多為平原,適合機動作戰,自己僅僅三百騎兵,如何應戰?除此之外,六百長槍,守護千名弓手更顯單薄。若不是有人背後慫恿,自己也不至於如此倉促而行,此一去,前途茫茫,心中著實沒底。

常陸,古代日本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俗稱常州。大化改新後自道奧國獨立,併合高、久自、仲、新治、筑波、茨城六國統合為一國。境內地勢平坦,易攻難守,但因耕種便利,物產豐富,稅收卻十分豐厚。

此時,當地豪族佐竹氏、江戶氏、大掾氏、小田氏等,皆如驚弓之鳥,困守塢堡,也不管那蝦夷早就攜囚撤盡,只管閉門不出,等待朝廷大軍,這一波攻勢,確實顛覆了眾人的認知。

此前越州被襲,敵酋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