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夜襲,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駱東歸的屍首就這樣掛在落俎軍營外的旗杆上,被太陽炙烤,隨微風擺動。他身上的面板被剝了去,剩下瘮人的暗紅,面容扭曲,可見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洪毅從望遠鏡裡看到他時,眼睛都快要滴出血來,他想象過最壞的情況,卻沒料到竟是如此慘烈的結局。一什衛兵倒是反應神速,在察覺有異時便搶先動手,最終三人戰死,兩人傷重自殺,五人掛彩成功突圍

長清胸中像墜了一塊大石,這靺鞨與室韋,雖不習王化,沒有什麼兩國交戰不殺來使的說法,但泰華畢竟為落俎出過頭,收容過落難而逃的民眾,前番敲打,也未下死手,俘虜的兵卒,後來也盡數放歸,如此虐殺國家正式派出的使者,除了導致不死不休的滅國之戰,並無其他用意。

洪毅目泛寒光,字字如釘,“落俎室韋,殺我國使,辱其遺體,罪不容誅。另,有鑑於此,我泰華將來言事,先依靺刀,不遑口舌。華人性命,以千償一,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刊於光明月報,傳檄天下。”長寧應諾一聲,憤憤而去。

洪毅轉向長清,森然道:“三日之內,可能拿下?”長清立正敬禮,胸有成竹。洪毅繼續道:“從首領到頭人,合族不剩,另將落俎室韋中積有民怨者,一併處死,殺足六千之數方可作罷,斬下頭顱,堆成贖罪塔,置於將來我烈士墓之側,以儆效尤。”

長清嘆口氣道:“可惜了這一條漢子,不過為國捐軀,也算是死得其所。”洪毅點點頭,囑咐一定要隆重厚葬,立碑作傳,公祭撫卹,務必樣樣周到。

待周圍眾人散盡,長寧附耳輕言:“公子可是早知此等結果?”洪毅把眼一瞪,長寧也覺失言,無息退下了。

平心而論,此番出使無異與虎謀皮,風險極大,洪毅的初衷也確實是佔據道義高地,先禮後兵。但這駱東歸死的悽慘,且備受煎熬,的確令洪毅怒髮衝冠,邪火難平。

想起東歸家中父母妻兒,殷切而幸福的眼神,洪毅便心如刀絞,暗暗自責,此事過後,自己絕不會再遣使作態,罔顧性命。哪怕強取豪奪,也大可不必名正言順,弱肉強食,天道使然,後世文明發展如斯,這原始法則不仍是鐵打的真理?

再說回那落俎室韋,民也就兩萬,兵不滿三千,此次窮兇極惡,孤注一擲,若沒有第三方勢力,使其有恃無恐,便有違常理,越發怪誕了。究竟是誰?是突厥還是大唐?洪毅也不多想,事實即將浮出水面。

此時軍令已發,三千銳士正星夜馳來,過不了多久,一切謎底便會自解。長清身邊,多了兩個毛頭小夥,均為遠房堂弟,父親是以前郡利的頭人,一個叫長平,一個叫長廷。

二人才滿十六,卻早早入伍,摸爬滾打了半年,升遷之途雖不及至信那般神速,也算朝中有人好辦事的典範。長清練兵一年,大部分是從漢人移民中選拔的青壯,這些苗子少了些野性,但更加聽話乖順,厚道紮實,是以號令陣列,竟似老兵一般。

未來各大衛戍區各自練兵,國防軍序列便只有逐級選拔,難上加難了。面對舊人的私貨夾帶,只要小夥子具備能力,加之蕭萬壽還擺在那裡,洪毅也就沒有過多幹涉。

兩三日的集結,泰華兵力便已成優勢,加之裝備碾壓,此戰已無懸念。關鍵是怎麼打,才能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戰果,考驗著指揮員對於洪毅精神的貫徹。

這一點上,長清無疑是洪毅最為忠實的粉絲。自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之後,長清便深知公子的勝利標準,也隨時督促自己精研戰法,以謀致勝,絕不以士卒生命作為籌碼。

練兵之際,長平主修的弓馬,長廷則專注於步戰,另留了三百人,雙項兼習,兩者俱優方算合格,酷似洪毅親授的特戰隊——海東青。而這揭幕之戰,便是自己這特戰隊的首秀。

公元七二九年六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