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入彀,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毅手拿一副老花鏡,在做著最後的除錯,木質邊框,儘量薄的鏡片,都只是為了減輕使用者鼻樑的負擔。這是第二副,是送給蕭萬壽的新年禮物,第一副贈予了穆雲天,用洪毅的話說,穆鵬為國遠征他鄉,在家的兄弟都應替他盡些孝道。

穆雲天嘴上連說著不敢當,心裡卻是樂開了花。在這泰華國內,論資歷威望,穆雲天首屈一指,便是蕭萬壽和東方乾都要恭恭敬敬。老人家年近六十,在這北國雪域,已是高壽。可穆雲天不服老,鬧著嚷著要再為國家奮鬥十年,可惜老眼昏花,多數時候,只能靠別人誦讀檔案,令其苦惱不已。

自從有了這老花鏡,穆雲天彷彿瞬間年輕了十歲。這禮物帶給自己的,遠不止重新清晰的世界,還有對堅定信念的再一次認證。

想起自己正當年時,得遇仙風道骨的李淳風,那時胸懷天下的他,便開始苦苦等待長生天的降世。穆雲天是部族首領,並無薩滿身份,但若論對洪毅的情感,可與蕭萬壽夫婦不相上下。

洪毅還製作了一套琉璃罐,作為吸拔工具,驅溼健體。拔罐療法,屬於中醫外治。利用罐內空氣燃燒造成負壓,使拔吸部位面板充血,或起水泡,來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拔罐也屬於刺激療法,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外感頭痛,全身保健,去除邪氣,調理臟腑,皆有效果。

此療法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六百多年,可謂歷史悠久。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就已經有關於拔罐治病的記述。因最早的吸拔工具多為獸角,古籍中亦稱之為角法。到了隋唐,開始用取材廣泛、價廉易得的竹罐來代替獸角,極大推動了這一療法的普及和推廣。

“這竹子,當真是好東西,可用作建材、造紙、嫩筍還可食用,就連醫療領域,亦可藉助其惠民無數。”洪毅嘆謂不止,也令宜靜、蘭欣嚮往不已。

可如今泰華境內,竹子不易成活,即使有那麼幾株,也是又細又矮,長不粗壯。歸根結底,還是緯度問題,向南佔據一片溫熱帶國土,在洪毅心裡,已如著魔一般,日思夜想。

也不知那倭國之事進展如何了。自從迴歸北蒼,洪毅就在下一盤大棋,從構思到鋪排,可謂耗費了他不少心力。由於路途遙遠,信鷹攜帶資訊有限,早在千里與至信在自己身邊時,洪毅便已在佈置規劃了。

八世紀的倭國,雖是孤懸海外,但仍有人口近五百萬。這樣的人口體量,充分展現了農耕社會的強悍。

要知道此時的泰華,國土十幾倍於倭國,可算上移民,人口還不及別人八分之一。南面的渤海,彈丸之地,都有國民七十萬,而新羅更小,卻有百萬之眾。

想起高句麗滅亡時,三十萬扶余遺民遷至新羅,卻並無幾人向北謀生,洪毅不禁暗恨上天不公,自己地盤雖大,卻人口受限,頗有種後世俄羅斯、加拿大的尷尬。

也正因如此,當一眾將領信誓旦旦欲一舉滅倭時,洪毅冷靜的一票否決。打垮大和朝廷並非難事,難在少數統治多數,極為艱辛,反抗此起彼伏,並不利於泰華髮展,若用鐵血手段,恐會激起更多民變。與其如此,不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碎刀片肉,逐步蠶食,是曾經日本的“大陸政策”,洪毅拿來反向使用,竟覺得暢快無比。先從和族統治根基不穩的南北兩方入手,斷其手腳。繼而扶植代理人,分化其內部,終會使之分崩離析。何況目下建設缺人缺錢,憑空多那幾百萬吃飯的嘴,還不如隨用隨取,將這萬千包袱,丟給天皇去吧。

算算日子,如今也是臨近年關了,這長屋王該是已入彀中,大限不遠。洪毅伸了伸懶腰,遠眺北蒼雪景,一邊口中吟詠不斷:“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邊信步去向七二七所,去看那新研發的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