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 鐵證,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城京皇宮,聖武天皇平日裡蒼白的臉龐漲成了豬肝色。藤原氏彈劾長屋王的奏章就擺在自己御案之上,其中內容當真是句句誅心,字字殺人。朝廷之內,半數以上的官員跪伏於地,一個個言語恭敬,確是不依不撓,欲置統兵在外的肱骨之臣於死地。

長屋王不僅是自己堂叔,也是親姑丈。作為皇族的擎天巨擘,此番領兵,後方朝堂會有人掣肘,早在預料之中。無論消極避戰,還是指揮不利,聖武天皇都早已想好了對策,唯獨此刻所奏陳之事,令聖武怎麼都不會想到。

藤原所奏,乃是謀逆大罪,按律要誅滅三族,且不可赦。羅列開來,共分三條。一是擅離職守,臨陣脫逃,於常陸棄大軍於不顧。二是私會地方軍閥,私相授受,聚兵圖謀不軌。三是率軍攻伐京畿,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顛覆國家,危害社稷。

這三條,只需坐實一項,便是萬死,莫說天皇,即使上皇出面,神仙下凡,亦是難救。聖武天皇雖然年輕,但命途多舛,自首皇子時便歷經宮鬥,少年老成。但見他不慌不忙,命宦侍將奏章遞給舍人親王。

舍人親王自然明白,陛下欲整理思緒,考慮對策,當下也就假裝眼花,逐字鑽研起來。就這樣耗了半個時辰,年老些的跪得雙腿痠麻,舍人親王才緩緩說道:“茲事體大,尚無實據,陛下需命人詳細調查清楚,再行定奪。”

聖武見狀點頭贊同,欽差人選他已擬好,此人心思縝密,未參與黨爭,可算不偏不倚,定能令真相浮出水面。怎料還未開口,那邊宮衛便疾奔來報:長屋王親率大軍,正列陣於京都北門。

此訊息猶如一聲炸雷,將皇族勢力個個震得目瞪口呆。見天皇幾近失態,舍人親王忙問向宮衛:“可曾看得清楚,是否長屋王本人,所率兵馬家徽何樣,有沒有動手?”

宮衛還沒回答,卻見藤原武智麻呂朗聲說道:“眼見為實,為天皇陛下計,敢請舍人親王與我等一同前往北門,探個究竟。”

聖武天皇勢成騎虎,驚怒交加,一時也亂了方寸,急令舍人親王與藤原武智麻呂驗看實情。二人來到北門,此時兩軍對壘,氣氛已然十分緊張,武智麻呂方一現身,被長屋王遠遠望見,更是分外眼紅。

長屋王當下也不招呼,張弓便是一箭射來,武智麻呂也不含糊,順手扯過一個小卒擋在身前,只聽噗嗤一聲悶響,那小卒被射中胸膛,幾下便沒了呼吸。

前面提及,這長屋王自小生在皇族,殊榮顯貴,少經人事。年方二十進入朝廷,空降正四品,三十七歲權傾朝野,逐漸目空一切。在當時,權柄集於皇族,藤原氏作為家臣,看似永無翻身之日,也令長屋王大意輕敵,被藤原氏不廢吹灰之力,便裝進圈套。

一箭即發,局勢即不可收拾,兩邊萬箭齊發,互相對射,一時間人仰馬翻,死傷無算。長屋王高聲吶喊,攻入城中緝拿逆賊,舍人親王甚至還沒來得及問清原由,便迎面望見一波箭幕,險險將老命留在了城頭。

親衛們奮不顧身,將舍人護送回宮,天皇見其面如土色,戰慄不止,一股不祥預感襲遍周身。武智麻呂稍後回奏,守城軍隊已與長屋王叛逆全面交火。

朝堂上死一般寂靜,舍人親王像失了魂,按說長屋王再糊塗,也不應做出此等大逆之事。其中定有蹊蹺,但究竟如何,還需當面質詢。武智麻呂何等狡猾,眼見舍人雙目復歸清明,知道老頭還欲破局,此時若不趁勝追擊,趕盡殺絕,更待何時。當下搶先一步,伏地叩拜於天皇御前,施以最大的君臣之禮。

這是藤原準備發招了,聖武天皇心頭緊張起來。只見這老狐斜睨舍人,嘴角輕動,擠出詰問:“舍人親王,城外叛軍之首可是長屋?”此一問如同雷霆,將陷入深思的舍人瞬間打懵,面對聖武殷切的目光,舍人只能重重點了一下頭。

聖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