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佛偈,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聖武天皇,即位前稱首皇子,其母藤原宮子,是藤原不比等的女兒,藤原四兄弟,說白了也是他的親舅舅。自祖母元明上皇死後,首皇子就當即位,然而當時朝堂之上,政治勢力犬牙交錯,爭鬥激烈,是以親姑姑冰高皇女即位,過渡了四年之後,才讓位給他。
公元七一六年,聖武天皇娶藤原光明子為妻,次年生下基親王。藤原家與長屋王為首的皇族,在是否立藤原光明子為皇后一事上徹底決裂。
長屋王以此據理力爭,與藤原氏之間已成水火。而因皇后在當時亦可繼承皇位,所以皇后之選藤原氏也是志在必得。
弔詭的是,基親王年近一歲便即夭折,當是倭國德淺,蒼天也不庇佑。隨後天皇與犬縣養廣刀自又生下了安積親王,藤原氏面臨外戚地位都難以保全的危險境地!
武智麻呂轉身面向剛剛歸來的三弟宇合,既感嘆於其身陷敵手,竟死裡逃生,亦震撼於整個事件中那隻幕後大手,翻雲覆雨,拿捏乾坤。不管如何,此事對藤原家有利。不但避免了家族煙消雲散於歷史長河,反倒是魚躍龍門,名垂青史。
至於那自詡漁翁的泰華國及二十一條,待解決完眼前危機,仍可審時度勢,周旋轉圜,誰主沉浮仍未可知。他欲令藤原家獲益最豐,自此不用受制於人,縱橫宇內,獨掌公器,神鬼通吃。
而此時的藤原次川,則是與蕭長寧、楊火德在做最後的鋪排。長寧手上拿有一冊,書名《懷風藻》,墨跡新鮮,是特使從札幌郡日夜不停,特意送來。
一封密信由北蒼直接發出,篇幅頗長,直用了二十隻信鷹化零為整,拼湊而成。自信鷹使用至今,長寧從未見過此等長信,心裡暗道這長屋王好大面子,事關重大,亦不可怠慢。
《懷風藻》,是日本最早的漢詩集,在後世約於公元七五一年成書。詩集名意即“緬懷先哲遺風”,共收錄六十四位作者共百餘首作品。詩歌以五言八句為主,內容方面包括侍宴從駕、宴遊、述懷、詠物等,借用儒道老莊典故,文風浮華,講求對仗,似是深受中國六朝文學影響。
長寧手裡的《懷風藻》,當然是泰華書局出版的,薄薄一冊,還未定版。作為黑水一期學員,長寧深受洪毅影響,自然知道文化的統合力及深遠影響。身邊的藤原次川便不明就裡了,眼見長寧換上僧人黑袍,將此書如珍寶般揣入懷中,半句都不敢多言。
自己是個奴才,這一點,次川比誰都認識深刻,今夜過後,榮華富貴加諸一身,奴才又如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此詩正是出自於長屋王之手,名為《繡袈裟衣緣》。相傳長屋王仰慕大唐文化,虔信佛法,曾命人制千餘件袈裟,上繡此偈,由遣唐使渡海相贈,渴盼中土高僧,前往東瀛傳道。
後律宗南山宗傳人,揚州大明寺鑑真和尚,被此真心感動,毅然東渡,成一段佳話傳奇。
洪毅站在海邊,聽著海浪一遍遍沖刷著沙灘,夜色朦朧,連點點星光都閃爍於雲中,不甚分明。歷史上的這次鉅變,發生在三月,長屋王尚且嗅到了春來氣息。而今世,洪毅為免夜長夢多,只能推波助瀾,盡力提前促成此事。
“可惜,他沒有大門藝的運氣。”洪毅好似自言自語,又像在對著旁邊的宜靜訴說心懷。
“時候到了嗎?”宜靜握住洪毅的手,期盼將所有力量傳遞給心愛之人。明天便是新春,將殺伐之事定在這除夕之夜,或許是令洪毅不快的一點緣由。關於此事,多少還是與自己有點關聯,早知公子如此惜才,自己便不會那般說辭,如此也不免泛起一絲惋惜。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此等大道,深植於靺鞨等少數民族血液之中。長屋王才華橫溢,頗具君子風範,關於其存留,洪毅初時便想如大門藝一般,收歸己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