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莊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血夜,公元八世紀,孤山莊園,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鈴鹿關,與不破關、愛發關一併,被稱為古代日本的三關。此三處地勢險要,專為防禦敵軍入侵而建,而關閉固守此三個關口,是以往只會在天皇即位或駕崩,還有內亂時才會啟動的措施。公元七二九年元月三十一日夜,中國農曆除夕,幾匹快馬分馳三關,好似預示著要有大事發生。

平城京內,式部卿藤原宇合,率衛門佐佐味蟲麻呂、左衛士佐港島家道、右衛士佐紀佐比物等,統領六衛兵馬將長屋王府圍得水洩不通。舍人親王、新田部親王、大納言多治比池守、中納言藤原武智麻呂、右中辨小野牛養、少納言巨勢宿奈麻呂等人彙集在王府門前,正在商議如何處置眼前之事。

武智麻呂官銜雖不是最高,但此時兵權在握,志得意滿。散朝之後,他密會了舍人親王,重提當年皇室嫡庶之爭時,長屋王力壓舍人,以卑克尊,把持朝政如此多年的舊事。

識時務者為俊傑,舍人親王老鬼成精,當然明白長屋已經無法翻身,死到臨頭。此等情勢下,再去強撐皇室權威,何異於自尋短見,徒增無謂犧牲。

新田部親王那裡,是藤原房前親臨拜會的。房前並未拐彎抹角,直言天皇陛下孝道為先,欲奉尊號給其母藤原宮子時,長屋王的百般阻撓和言語不敬。如今此狂徒謀逆,鐵證如山,希望新田部親王以社稷為重,切莫感情用事。

其餘幾人,此刻皆以藤原馬首是瞻,舍人見大勢已去,也便順水推舟,就坡下驢。新田部於心不忍,正要開口為長屋討條活路,卻被舍人一個眼神攔下,隨即低頭不語。

見達成共識,宇合傳令進兵,一眾人等,如入無人之境,甲士前呼後擁,直驅王府正堂。武智麻呂見到長屋,立即言明利害,勸其自裁。眼前這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已是精神萎靡,行將就木一般。

長屋並不求饒,也不認罪,只提出希望獲得一次面聖的機會。死到臨頭之人,還妄圖陳說實情,扭轉乾坤,藤原當然不允,長屋也不多言,只是看向舍人及新田部二人。豈料二人眼神躲閃,沉默不語,長屋冷笑一聲,心知大勢去矣。

弒殺親王,即便有罪,也屬不祥,局面一度尷尬起來。火把燃得嗶嗶剝剝,將整個廳堂照得通明,長屋心念正妻吉備內親王與幾個愛子,舉目四望,卻發現自己已是孑然一身。

藤原次川伏至武智麻呂耳畔,密語幾句。此子手段莫測,背景超然,今次大計多出自其手,且將藤原宇合自敵營救回,倒令武智麻呂頗為忌憚。遂送個順水人情,由著他帶一僧人留下,餘者皆退至院中。

見堂內再無他人,藤原次川也便不再遮掩,當下直言相告,今夜王府內必將陳屍遍地。眼前自我了結,體面離世,好過任由他人凌辱,碎屍萬段。長屋王心如死灰,肩頭聳動,雖未出絲毫聲響,卻是知其悲愴萬分。那僧人見狀心生惻隱,緩緩掏出懷中之物,遞在長屋手中。

那是一卷書冊,正是洪毅令書局趕製的《懷風藻》。長屋翻看首頁,竟是自己那首《繡袈裟衣緣》,長屋頓覺一陣清靈,舉目望向僧人。次川見狀伏地而語:“我主慕親王才華,特製此書,殿下雖難逃今夜之劫,卻有佳作流傳於世,以詩正名,彪炳青史,好過藤原家遺臭萬年。”

長屋錯愕,次川瞭然,又言道:“我雖曾姓藤原,但如今早已改了漢名,喚作袁慕華。此番前來,雖搭救力有不逮,卻可了殿下心願,送尊駕往生極樂。”說罷攤開右手,只見掌中寫著四字,赫然是:王孫無恙!

長屋王剎那間明瞭,看來自己血脈,不致斷絕,卻也免不了身不由己,“質子”的命運。想通此節,他忽然間竟容光煥發起來,藉著僧人手中火把,長屋王重新研讀起那《懷風藻》。

書中不僅有自己的《元日宴應詔》,《初春於作寶樓置酒》等詩作,竟還有境部王出席自己宅邸宴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