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小花匠的農園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子就這麼一直過下來,後來改革開放,寶老爺子帶著一身的好廚藝再度出山,在市裡經營私家飯店。
因為手藝好價錢合理,寶老爺子的飯店開的紅紅火火,而周家這邊卻是意外不斷。
先是周老爺子的妻子早早離開,後來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的兒子與兒媳也因為搶救公家財產因公殉職,原本幸福的一家三代,頓時就只剩下周家的老爺子和當時還沒上小學的周全。
為了更好的照顧孫子,周家已經五十多歲的老爺子選擇了提前退休,爺孫二人守在一起過著相依為命的日子。
當時兩個村子剛剛合併沒幾年,正是氣氛最緊張的時候,偏偏周禮人的岳父還被委任成了兩姓村的村長,那個焦頭爛額就不用提了。
為了支援老岳父的工作,也為了給孫子更好的生活,更為了想讓村裡的老少爺們有個手藝,村裡的人們不用在受親人分離只為掙錢的苦楚,周全的爺爺做了一件在當時非常時髦的決定。
他要在村子裡面蓋花棚養花,養的還不是常見的盆花,而是剛剛在東北這邊興盛起來的鮮切花。
作為一個大半輩子都在與景觀植物打交到的手藝人,周全的爺爺在鮮花的養護上更是有的超出常人的技術。
尤其他選擇種植的鮮切花卉,是當時市面上最流行用量也最大的,常人稱作是玫瑰,實際上是月季的鮮花。
周全記得有一年他爺爺從寶家大宅喝酒回來,曾經抱著他對他說:“阿全你要記得,月季是咱們國家的花種,咱們老祖宗從幾千年前就開始培育月季,名貴的品種不勝列舉。然而後人無用,到現在居然那些移植栽培的國家培育出來的月季品種居然要好過我們,知名度也遠超我們,真是給老祖宗蒙羞。”
那是周全少有的幾次見到爺爺落淚,年過六旬的老花匠心有不甘卻又無能為力的樣子,周全這輩子都記得。
花棚蓋好之後,周全的爺爺不但自己種植鮮切月季,還願意與村裡的人家無私的分享自己的技術。
不管是陳家的人還是寶家的人,只要願意學周老爺子就願意手把手的教,很快村子裡面的鮮花大棚就一座有一座的被建設起來。
周家爺爺的這一步走的非常正確,因為當時他們這座城市所有的鮮切花卉都需要從省城運輸過來,作為整座城市裡面最早種植和經營鮮切月季的村子,整個兩姓村的村名們迅速的富裕起來。
而周家爺爺的日子也就在養花、教徒弟、看孫子這三點一線之間來回穿梭。
與平順下來的周家相比,進城經營飯店的寶家則是出了大事,寶家那位入贅的女婿被人發現在外面養了別的女人,那女人肚子都七、八個月,馬上就要臨盆了。
周全記得那天,上一年級的他和村裡的小夥伴們一起揹著書包上學,就見村裡面寶家的人紛紛上了寶二龍家的拖拉機,氣勢洶洶的向著城裡開去。
後來周全聽說寶家的蓮阿姨離婚了,寶爺爺家的那位上門女婿聽說被掃地出門。
家產都在寶爺爺的名下,那個上門女婿其實什麼都沒得到。
但是寶家的爺爺還是很生氣,因為他真的是把女婿當成接班人在培養,一身從廚藝幾乎是傾囊相授教給了對方。
幸虧那個傢伙有些好逸惡勞,學東西的時候不肯吃苦,只學了皮樣沒有學到精髓,但就這樣老爺子也還是不甘心,總覺得自己養了一隻白眼狼。
因為這一場事情,寶家奶奶和阿姨的精神與身體都變得特別差,寶爺爺為了照顧他們只得關掉城裡面的飯店,帶著妻子女兒和外孫回到了村子裡面生活。
一場變故之後寶家老爺子的精力大不如從前,回到村子裡面後,他靠著過去的積蓄與耕種田地養活一家老小。
眼看著自己的好朋友在村子裡面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