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小花匠的農園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太黑沒注意人臉,本來以為周全是陳家客人的寶老爺子聞言眯著眼睛仔細的打量周全,然後恍然的說道:“這不是老周家的小阿全嗎?老爺爺最近眼睛昏花的厲害,出來忘帶老花鏡了,看不清楚人臉,差一點沒認出你來。你從帝都回來了?正好,有空到老爺爺家吃醉棗去。”
說話之間人群基本上就散了,大家相互打過招呼之後,年事已高的寶老爺子也隨著子侄們一起往家走。
陳家父子和周全一起往回走,一路上大表舅都在不停的唉聲嘆氣。
周全見狀有些不明所以,他已經有三四年沒回過村子,對村子裡的現狀不是很瞭解。
有心想要詢問一下,走在他身邊的陳文禮卻向著他眨了眨小眼睛,示意他有事回家關上門再說。
第5章 舊事
周全與陳家父子往回走的時候,隔著溪水上的短橋,黑暗中隱隱的就能看見有位個子不高,披著棉衣的身影,扶著院子大門的門框,不停的向遠處張望。
即便是黑天看不清楚人臉,但是隻憑藉一個輪廓,周全就知道那位守在門口等著他們的人是小姨奶。
他能看得出來,陳家父子自然是不會認錯。
陳家大舅見狀似埋怨,其實是關心的說道:“媽,這麼晚了你出來做什麼?電視上說了今天降溫,著涼了怎麼拌?你感冒才剛好。”
穿著厚棉衣的小姨奶有些心虛的說道:“我就是在門口看看,沒敢走遠棉衣棉鞋都穿著沒事的。寶家村那邊又是吵又是鬧的,媽這不是不放心嘛。”
“媽,和你說過多少遍了,現在沒有寶家村,也沒有陳家村,我們都是兩姓村的村民,是一個村子裡面的人。”
“知道了知道了,我這不是年紀大了健忘嘛,年輕的時候叫了好幾十年,都習慣了。”
因為是比鄰而居,當初的陳家村與寶家村之間還是有些摩擦的。
田間地頭水源耕地,在外人看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們來說,卻都是很實際的。
為了這些問題,兩個村子之間曾經相互有些不對付,甚至兩個合併之後,當時的村民們也還是更愛用過去的名字來稱呼自己的村子。
這種相互之間隱約對立的態度持續了好幾年,村裡的幹部問題更是老大難。
選寶家的人陳家那邊不滿意,選陳家的人寶家那邊又不幹,派遣別的姓氏的人到村子裡面去做工作,結果更是兩家都不買賬。
一個村子被一條小溪分割開,河西河東兩邊如同楚河漢界一樣,相互之間沒事從不來往。
打破這個僵局的是兩個人,分別是周全的爺爺周禮人和寶家長支的長子寶辰。
周全的爺爺是逃荒到陳家村的,被周全奶奶的父親,也就是陳家大表舅的姥爺給救了。
當初陳家的老爺子只是想做個好事,卻沒想到給自己的大女兒救出了一段好姻緣。
周家爺爺娶了陳家的姑娘之後,就在這邊安家落戶,憑藉自家祖傳的侍候花草的手藝,在城裡的園林管理處尋到了一份花卉養護的工作。
工作生活生子養家,周家老爺子的生活簡單快樂。
相較於簡單的周家,寶家這邊就要複雜的多。
寶家黃金家族的血統,族上在旗聽說曾經也顯赫過,村子裡面那套佔地好幾畝,前後三、四進的院子就是他們家的老宅子。
後來家族落魄,寶家那一代的長支長子機緣巧合外出學廚,後來更是憑藉本事在帝都留了下來,成為了一家國營飯店的總廚。
動盪開始時期,帝都那邊的寶老爺子因為成分不好躲災回了老家,在老家這邊娶妻生女。
因為住的近,周家和寶家的兩位當家人就成為了至交好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