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8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將士肅靜。
愕丹便又說道:「現在將他的頭掛到寨門口,告訴大夏人,要麼堂堂正正來打,少使些噁心人的計謀。」
話音一落,眾將士高舉兵矛長嚎一聲,震得天都山群鳥飛出叢林。
愕丹經過李敏學身邊說了句:「李大人,您還擔心我提防不住大夏人的陰謀詭計嗎?」
李敏學不知他為何特意說這句,只以為是回應數月前他勸諫愕丹的話,當即說道:「將軍自是思慮周全。」
愕丹驀地冷下臉:「那麼李大人以後也不必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可別轉身就跑去涇州知府那兒告密。」
李敏學臉色驟然一變,嘴唇訥訥半晌開不了口。
愕丹得意地離開。
李敏學苦笑,本意是透過涇州知府之口說出這裡的情況,令愕克善早做準備,如果他開口,愕丹不敢不從,誰能料到愕丹能剛愎自用至此,竟以為他是心存不滿、擅自告密。
怕是得罪愕丹了。
沉重嘆氣,別的將軍元帥不敢得罪監軍,唯獨涇州蕃兵的監軍需要時刻小心,也是他倒黴。但是倒黴他一人便也罷了,能令愕丹警惕點卻是好事。
同年夏末。
大夏派出三千騎兵強攻涇州天都寨,兵敗被俘,二王子拓跋明珠當即派來使請求和談,但被俘獲的三千騎兵自稱他們願意歸順西北蕃兵。
愕丹皺眉,直截了當拒絕,便準備將他們發放到南方,不料那三千騎兵首領跪地真情實切地說道:「求愕將軍收留我和我弟兄們,我等願為將軍和愕家軍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將軍有所不知,我們雖說是党項人,可血脈裡有一半留著羌人的血,心心念念是族人、是西北族地,若不是大夏當年掠奪我西北族地、牛羊和女人,我等怎麼會在那背祖忘德的骯髒之地出生?而且這些年來大夏國君窮兵極武,尤其近三年,百姓苦不堪言,軍資拖延、貪汙,糧草總是在路上遲遲不來,弟兄們實在是活不下去才來投奔您。」
「愕將軍,我等身在夏國,時常聽您和愕元帥、以及愕家軍戰無不勝的威名,早已心生敬仰,恨不能重新投胎入愕家軍。我們這三千弟兄不是投奔大景,是沖您、沖愕家軍,沖咱們西北蕃兵而來!」
愕丹饒有興致地問:「怎麼,你們都知道我愕丹的名聲?」
那大夏騎兵首領瞪大眼睛,十分震驚崇拜地說:「您是大夏軍隊無人不知的鐵壁將軍啊!正因為有您守著天都寨這道天塹,大夏才會幾十年不敢冒犯涇原路,這涇原五州百姓才得享數十年的安寧太平!俱是您和愕家軍的功勞,您的威名,怎會不知?」
「哈哈哈……」一番話拍得本就好大喜功的愕丹格外開懷,他倒是有些意動,只是還很猶豫。
騎兵首領瞧出他的猶豫,立即獻策:「將軍可以將我們三千騎兵拆散,分至天都三十六寨軍營裡,如此一來,便是我等有異心,力量薄弱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更何況您將我們收留下來,便是弘揚您唯才是用、有容乃大的德行,西北蕃兵不是更敬仰您嗎?大夏有意歸順的一部分黨項人、羌人聽到您的名聲,也會拖家帶口、爭先恐後地投奔您,說不定會因為您德行出眾,而擁戴您成為蕃兵之首。」
聽到蕃兵之首,愕丹不由眼神一動,確實被說動了。
但他還是要裝模作樣一番,讓人下去,他思索後再說,那騎兵首領見好就收。
果不其然三日之後,愕丹收下大夏三千騎兵,並將他們打散編入天都三十六寨軍營,而當他做完這一切的時候,李敏學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驚恐萬端,覲見愕丹,陳以利弊,說道:「大夏人刁滑陰惡完全不可信,將他們打散編入軍營很可能會被摸清邊防情況以及排兵布陣的具體資訊,如果裡外呼應,便能打個措手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