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猛地拍桌,愕丹冷哼一聲:「推出去砍了!腦袋給我掛寨門口, 讓大夏人看看得罪我愕丹是什麼下場!」
士兵領兵,將那奸細推出去斬首。
愕丹鬆緩臉色, 招手令人送酒菜進來,拱手就沖斜對面的監軍李敏學說道:「多謝李大人信任我愕某人,沒信那等賊子的反間計。」
李敏學也拱手回道:「愕將軍不必客氣,此計本就彰明較著,顯而易見,是大夏將我等當成有勇無謀之人小看罷了。再說天都寨是大景第一道防線,陛下派我來此便是要我竭盡畢生才學輔佐愕將軍守住這道防線,何況愕將軍之舅父愕克善元帥乃西北世族,祖上有開國之功,且名將輩出,世代鎮守西北防住党項人冒犯,比起奸詐的大夏人,下官自然更信任愕將軍。」
一番話說得愕丹喜笑顏開,正好酒菜都呈上來,連忙招呼李敏學享用,同時心想這新來的監軍倒比原來的監軍識趣且聰明多了。
須知大景皇帝頗為忌憚手上有兵的將領,尤其不信任他們西北蕃兵,屢派監軍隨行,說是輔佐,實是監視,防止他們擁兵自重、權力過大。
因此監軍和將領多數時候關係不太好,若是換成原來的監軍,指不定當下就跑去涇州知府那兒告密,屆時哪怕他一身清白,哪怕他舅父是涇原軍元帥,也可能暫停職務。
酒至酣時,李敏學勸道:「愕將軍,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愕丹大手一揮:「且說無妨。」
李敏學:「自三年前臨安郡王大敗夏軍,簽訂和平盟約後,雖說兩國開放商貿,但大夏依舊小動作頻頻,投放的間諜、奸細以及邊境騎兵小規模的試探、進攻從未停止過,我看大夏的狼子野心從未斷絕過。下官還聽說大夏國君從去年冬便陸續感染風寒,底下幾個王子和大臣蠢蠢欲動,兼之戰敗賠款,令原本就因為窮兵黷武而貧困交加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欸,你到底想說什麼?別彎彎繞繞的,我最煩你們這些讀書人說句話得在前面鋪墊一大堆有的沒的,你直接說重點。」
「……」李敏學:「下官懷疑大夏準備再次發動進攻,以涇原路天都寨為突破口。」
「什麼?」愕丹愣了下,隨即哈哈大笑,驀地站起,宛如熊瞎子的身形帶來極大的壓迫感。「李大人,你方才也說了我愕氏世代名將,亦是西北蕃兵之首,你且去打聽打聽西北十萬蕃兵的厲害!我舅父可是有權調令鎮守各地的十萬蕃兵,再說我愕丹也不是無能之輩,你可知我天都寨有銅牆鐵壁的美稱?可知它這美稱因何而來?」
他拍了拍胸口,「我從前有鐵壁將軍之稱。那大夏人之前先後攻打鄜延、環慶、熙何三路,被打得落花流水,偏偏每次漏了我們涇原路,害我失去建功立業的機會——」話鋒一轉,頗為自傲:「不過這也說明我愕家軍聲名遠揚,大夏輕易不敢來犯,而今他們若將我等視為軟柿子,以為能隨便拿捏,卻是大錯特錯!」
「大夏軍要來便來,想戰便戰,我愕丹不懼戰!」
李敏學主要是想勸愕丹警惕些,提前做好部署防範大夏鐵蹄踐踏,但愕丹向來自傲自大,聽不進別人的勸諫,他也很是無奈。
心想若是十年前的愕家軍確實令人聞風喪膽,只如今蕃兵之首愕克善本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還狐疑不定,且有些濫殺,從前便殺過幾個侄子侄女,因是功臣之後、蕃兵之首,且是西北四軍之一的元帥,輕易換不得,這才被赦免。
而這愕丹是愕克善的外甥,深受愕克善寵愛,視若親子,倒是有傳聞他是愕克善與其繼姐私通而生,的確力大無窮、驍勇善戰,卻更為自大、剛愎,還有些愚蠢。
李敏學嘆息,見勸說無效,回了營帳後便書信一封,令人送與涇州知府,將大夏的小動作和謀算一一告知,想必對方會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