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頁,求生倒計時,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氏和匡扶危自然也聽到訊息,還打聽到欽差啟程回京的時間,便想到官道來送他一程,不料到了地方竟發現兩道都是自發而來的百姓。
不需開口詢問,楊氏就懂他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看到馬上的趙白魚時,楊氏忽然跪下,頭磕著黃土地,顫顫巍巍的,堅定果斷地高呼:「青天明鑑,洗我冤屈,還我清白,佑我兩江百姓。」
話音一落,便齊刷刷跪倒一片人,沒像楊氏一樣開口,只是無聲地給了趙白魚一個響頭。
時刻保持警惕的暗衛在楊氏一動時便條件反射地握住刀把,發現人山人海都叩跪於地,不由愣住,下意識看向趙白魚,後者背著光,臉上的表情看不太清晰。
霍昭汶揮了下手掌:「退下。」
暗衛便都收回刀,齊齊後退一步,警惕稍減,隨之而來是被撼動的內心,可惜職責所在,不敢有所動。
匡扶危知道跪下的人裡,有親人枉死於被斬首的三百官手裡,千里迢迢趕赴洪州只為了今天的一跪一拜,也有與那三百官無冤無仇者,只是為了跪一個還民公道而不懼死的青天。
他也跪著,頭磕著大地。
儘管昌平公主安然無恙,未被問罪,但匡扶危相信趙白魚做出的每一個承諾。
哪怕趙白魚兌現不了承諾,也值得他一拜。
趙白魚值得天下人一拜。
匡扶危的身旁站著一個老者,是當日為他們寫供狀的老先生,突然拱手對著經過他們的趙白魚說道:「此去萬裡,長風難渡,望君珍重!」
趙白魚低頭看他,也看到匡扶危和楊氏,揚起了溫和的笑容,朝他們揮手道別:「都起來吧,也都回去吧。」
三十來人的車馬並不長,也耗費兩刻鐘才走出老百姓們夾道送行的長牆。
高頭大馬上的霍昭汶回頭看了眼後方還依依不捨的人牆,低聲嘆了句:「民心所向,民意不可違,或許真能逃出生天。」
趙白魚本身就是奇蹟,在他身上發生什麼令人驚奇的事情似乎也不奇怪。
如果他能逃過此劫,必能成千古名臣。
霍昭汶的心有些熱,但下一刻就被另一道凌厲的視線拉過去,觸及霍驚堂冷漠的眼睛不由扭頭迴避,然後愣住,心生不悅,同是戰場裡廝殺過來的,怎麼氣勢還弱了一大截?
如是想著,他倒也沒再回頭看。
因是急詔,行程一再壓縮,幾乎都在趕路,沒怎麼休息過,直到臨近京都府,時間不趕了,便在一處驛站住下來。
趙白魚沒武功底子,長途跋涉根本熬不住,霍驚堂中途跑去買了輛質量上乘些的馬車,讓他累了的時候能進去睡一覺,但馬車顛簸,身體仍是止不住地疲倦。
好不容易能休息,趙白魚便鑽出來,坐在馬車車前看其他人忙進忙出,而霍驚堂不知去了哪兒。
除了他們這支車隊,驛站裡還有另一支車隊。
那隻車隊正有人在卸貨,不小心手軟,搬起的大箱子砸落地面,掉出一塊色彩艷麗的衣服,應該是監官的人瞧見立刻衝過來呵斥,極為寶貝那件衣服。
昌平此時從另一輛馬車下來,神情疲乏,狀態還是很差,投向趙白魚的目光還是充滿惡意,但不再歇斯底里。
「此處驛站離京都應該是六十里地,明天就能進京,你做好被下大獄的準備了嗎?想沒想過有朝一日你的腦袋也會被掛在竹竿上示眾?」
趙白魚靠著車廂,聲音很輕:「你知道我為什麼刀斬三百官嗎?」
昌平靠近,也笑著低語:「為了滿足你救世救民的膨脹情結,為了誅鋤異己,結黨營私。」
趙白魚看向進入驛站的霍昭汶:「看來你為瞭解決我,準備連侄子也一起除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