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邊說著,她伸手接過了太后娘娘手中的帕子。
倏然,白帕上一抹觸目驚心的鮮紅,令沈姑姑面色胚變,「撲通」一聲,就跪到了地上:「太后娘娘……」
「咳咳……」太后娘娘面色臘黃,嘶啞著聲音一邊咳,一邊斥責:「慌什麼慌?像什麼話?!」
沈姑姑鎮定了一些,哆嗦著聲音:「奴、奴婢命人去把史御醫請進宮裡……」
「哀家的日子,也差不多了,」太后娘娘一副可有可無的態度,只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哀家不到七十,可比及大多數人,也還算長壽。」
沈姑姑跪在地上,頓時泣不成聲。
太后娘娘輕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哀家時常夢到先帝,」她神色忡怔,彷彿深入了回憶:「先帝指責哀家,為什麼不救行兒。」
沈姑姑低著頭,默默地流淚。
皇上生性多疑,雖礙於太后娘娘,待周厲王頗為優待,但也因太后娘娘待周厲王親厚,對周厲王心生芥蒂。
當年,周厲王就藩,就是太后娘娘暗裡促成,原是希望周厲王,能遠離京中是非之地,免遭皇上猜忌。
遼東一帶距離京中較近,太后娘娘對周厲王還能看顧一二。
邊境雖然苦寒了些,但周厲王和王妃的俸祿不少,太后娘娘又幫著置辦了不少產業,夠這兩口子揮霍日子。
鎮守北境的將領,也是保皇黨一派,也會看顧一些。
卻萬萬沒有想到……
第二年開春,周厲王親自上了戰場,令幽軍聲威大振,邊境傳來捷報。
第925章 交代後事
當時,太后娘娘怔忡地坐在佛堂裡:「論看人的眼光,哀家不如先帝。」
當年的威寧侯與長興侯同氣連枝,皆是掌了兵權的武將,也是如日中天,連太后娘娘也要避其鋒芒。
「幽王」被宣詔回京。
太后娘娘原是打算,親自出面保下「幽王」,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太后娘娘卻只等到了,「幽王府」和「幽王」的噩耗。
之後周厲王「畏罪自殺」,幾乎成了既定的事實,也徹底寒了太后娘娘的心。
太后娘娘彷彿夢囈一般:「行兒,是哀家打小就瞧到大的,在皇權上,哀家雖有私心, 但哀家一直視行為如親子, 」說到後面,她連聲音也沙啞了,眼角也沁了一絲淚光:「若早知道,行兒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哀家當年……」
後面的話,已經是幾不可聞了。
可沈姑姑在太后娘娘跟前,伺候了幾十年,怎麼會不明白呢?
太后娘娘早就後悔了。
屋裡沉默了一陣,爾後太后娘娘悠悠一嘆:「這幾日,哀家時常想起惠妃, 」她唇邊又露了一絲笑意:「桃花是飄零之物,宮裡不行種桃花, 恐不吉利, 可惠妃是農家女,不講究這些,便在承乾宮種了一院子的桃花,有妃子向皇上告狀,皇上也覺不妥,就問惠妃。」
沈姑姑也想到了這樁事。
先帝待惠妃十分愛重,甚至下旨,讓惠妃住進了承乾宮,那是離皇上所居的乾極宮,最近的一座宮殿。
「哀家還記得,惠妃說,桃花是好物,春來賞花、釀酒、做吃食,還能做脂胭水粉,夏吃桃,秋收膠,冬吃桃花酒,民間沒有不吉利的說法。」
身為官家貴女,她打小就養在深閨裡頭,年歲稍大一些,就指給了還是皇子的當今皇上。
之後,宮裡就送來了教養嬤嬤,不光照料她的生活起居,還會盯著她的言行舉止,調教宮規禮數。
惠妃的一舉一動,對於她來說,都充滿了新奇,便忍不住接觸多了:「有一年,桃花開了滿院,惠妃用頭一年收的桃花,做了桃花點心,熬了桃花膠,我與惠妃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