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7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到這兒,他斜眼看了葉閣老一眼。

「臨江葉氏就真能眼睜睜看著,士紳們敷衍國策,收容營裡一百多萬災民出亂子?甭管是疫症,還是暴亂,這得死傷多少人,又要牽連多少人?虧不虧心啊,更別說葉梟慈,身為幽州州府,乃一地父母官,哪能不管百姓死活?!」

追根究底還是士紳們的行事,觸犯了臨江葉氏的底限,臨江葉氏但凡還有一絲仁義,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的發生。

葉閣老吸了吸氣:「你說的對,這一旱差不多都有三年了,大周受了災,草原受災更重,狄人不善農耕,物資更為缺乏,自打去年秋末,邊境一帶大大小小的戰役,就一直沒停過,常寧伯戎守,驃騎大將軍司戰,武穆王策應的同時,還要親理國策的相關事宜。」

第924章 吐血

任誰都能看出武穆王不容易,連朝廷都暫時放下了對藩王的猜忌與忌憚,在北境頒下了國策,安撫災民。

這個時候臨江葉氏,再要在後面拖後腿,這麼多年來的書,那就真白讀了。

「北境的情況, 北狄肯定也悉知一二,倘若流民鬧出了事端,狄人在此時與大周開戰,武穆王恐怕也分身乏術,」葉閣老面色很是凝重:「臨江葉氏如再不作為,恐要成為千古罪人,受千古罵名, 兩相利害取其輕。」

這道理韓氏族不會不清楚,可韓氏族同樣沒有選擇,周厲王之死,是韓氏族與武穆王之間,不可調和的仇恨。

一旦武穆王得勢,韓氏族沒有好下場。

兩相利害取其輕。

與自身的利益相比,家國大義又算了什麼?

虞閣老也嘆了一聲:「北境士紳,實在太不像話了。」

一個個在權利場上呆久了,變成了只為自己謀私的政客。

也忘記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讀書之人的初衷。

一味揣測上意,卻也不看看時機。

朝廷賑災不力,已經有損了朝廷的威嚴。

朝廷大張旗鼓地搞國策,天下人都盯著遼東,人人都在關注國策的推行,朝廷能不能挽回威嚴,就要看北境國策的推行是否能順利。

災民收容營裡出了事,越發反映了朝廷的不作為。

也難怪太后娘娘如此震怒。

葉閣老也不想再說這糟心的話了:「你說, 眼下這局勢還真叫人憂心,就說泉州,三天兩頭地鬧倭患,到現在還戒嚴著,連訊息都打探不清楚,實在叫人心裡不踏實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葉寒淵總領了東南沿海的防務,但他在水師的根基太淺,短時間內,無法掌控水師,讓水師為他所用。

海盜勾結倭寇,在東南沿海一帶興風作浪,甚至連浙江都司內部,也有人與海盜、倭寇互相勾結。

葉寒淵無人可用,手中也只有兩支自己訓練的水師可用,一時也有些分身乏術,底下的水師更是疲於奔命。

至今也只能勉強控制,東南沿海一帶的局面。

也因此,泉州一帶也時不時地鬧倭患,似乎也理所當然,泉州一直戒嚴封城,彷彿也能說得過去。

但是,虞閣老和葉閣老,都是老閣臣了,從東南沿海的局勢之中,敏銳地洞悉了一絲不詳的意味。

可泉州是蘭妃一派的摟錢袋子,旁人的手自然也伸不進去。

虞閣老搖搖頭:「早前鎮國侯提議,派監察史去巡視東南沿海一帶的防務,瞭解一下泉州的具體情形,卻遭到了蘭妃一系的激烈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一提及此事,兩人對視了一眼,皆無奈地搖了搖頭。

宋明昭下放到泉州德化,鎮國侯顯然是從一些,不為人知的家族渠道,察覺到泉州的情況有異,這才有此提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