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太太腦袋一暈:「不能抓人,可任由這些流言越演越烈,旁人還當我們做賊心虛,躲著不敢冒頭,」她猛在瞪大了眼睛:「我們家現在豈不是騎虎難下背?」
白老爺閉了閉眼睛,臉色一陣灰敗:「這就是韶懿郡主的高明之處,此事皆因她,關心災民疫症引起,是拿了謝府大義作伐,將北境大小士紳架到火上烤,周厲王和武穆王父子,在北境威望極高,百姓對士紳又積怨尤深,很容易引起民憤……」
一旦引起了大規模的民憤,官府就不得不插手。
他們平時在衙門打點的再好,也只在力所能及的事上行些方便,官府不可能為了區區商戶,去得罪韶懿郡主,乃至她背後的虞氏族。
第868章 潰於蟻穴
更遑論,他聽說韶懿郡主師承葉氏一位很有名望的女先生。
和葉州府有些淵緣。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白府能掌控關東道地藥材產地,經營如此龐大的家業,坐擁無數的財富,家底哪能是乾淨的?
沒有了士族庇護,很多東西都經不起徹查,一旦有一條罪名坐實,對他們而言,就是滅頂之災。
葉州府身為遼東三省的首官,萬不可能包庇有罪之人。
白太太嗓子眼有些發乾:「他、他們怎麼敢?白府雖然只是商戶,但我們背後的韓氏,那可是西安的大士族……」
白老爺苦笑著搖頭:「你還不明白嗎?眼下是豪紳與謝府的鬥爭,韶懿郡主、她背後的虞氏、虞氏背後的保皇黨,及武穆王,牽一而發動全身,與北境的大士族,都互相有一種默契,是不會輕易摻合「商紳之爭」。」
誰都明白,一旦士族摻合進去,就要波及整個朝堂,甚至是大周,至時候就成了權貴相爭的局面。
這後果,沒誰能承擔得起。
士族不敢輕舉妄動。
白太太不由一愣,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我們家可沒少孝敬他們,他們怎麼能撤手下管?我們家如果出了事,對韓氏有什麼好處?」
白老爺搖搖頭:「韶懿郡主不單是一位郡主,她還是本朝唯一一個,一品聖尊懿從郡主,地位堪比嫡公主,她身後站了虞氏、還有以太后娘娘為首的保皇黨、以武穆王為首的宗室,甚至是數以千萬的百姓,她是一位能左右朝綱的郡主,世族傳承不易,只要不是死敵,沒有哪個士族會貿然招惹,另一個龐然大物,為自己樹敵、立仇,拿百年家業做賭。」
俗說話三代,百年世家。
豪門和世家,都要經過數代累積的底蘊,經營的名望,才能成為真正的權閥家族,源遠流長,長盛不哀。
徐階要「倒嚴」,知道關鍵在於皇上,所以迎奉皇上,深得了聖心,這才「倒嚴」成功。
士紳因何肆無忌憚,不懼周厲王之威?
何嘗不是,朝廷對藩王多猜忌,聖心是站在士族這一邊。
然而,早前「周厲王」一案,挑釁的是天家威嚴,是皇室的尊嚴,皇上對北境士紳,深痛惡絕。
單從今次科舉,北方上榜的仕子寥寥無幾,就能看出皇上對北境的態度。
眼下朝中保皇黨勢大。
士族都不敢和韶懿郡主硬碰硬,自從韶懿郡主來了北境之後,士紳們沒有輕舉妄動,人人都在觀望局勢。
白老爺頹然道:「我們已經成了士族的棄子。」
身處襄平,他們對襄平的局勢更敏銳,瞭解的更快,也更透徹,再縱觀韶懿郡主,在連城的所作所為,不難推斷出他們現在的處境。
難免就要考慮出路。
屋裡頭頓時一片死寂。
過了許久,白太太聲音乾澀:「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白老爺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後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