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2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皇后娘娘的背後,必然有更高明的人推波助瀾。
最大的可能是,皇上身邊深受信任的大紅人, 這些宦官往往能左右朝局,玩弄人心。
虞幼窈能想到的,只有朱公公。
殷懷璽沒說過朱公公是他的人,但虞幼窈知道,但朱公公是殷懷璽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
殷懷璽助皇后娘娘,把持了保皇黨,使得朝中局勢急轉直下,原本穩坐泰山的保皇黨也徹底亂了。
也許有人,尚不明白保皇黨意味著什麼,代表著什麼。
其實保皇黨,大多都是最早幫助皇室打江山、建朝、立國的勛貴,或者對大周有巨大貢獻的有功之臣,從而封侯拜爵,背靠著大周江山,餘蔭子弟後代的勛貴世族。
換而言之,只要這些勛貴世族不作死,大周朝還在一天,他們就能享盡功名利祿,坐擁數之不盡的財富。
所以,透過保障皇上的利益,達到輔佐社稷,綿延江山的目的,也是在保障他們子孫萬代的利益。
倘若連保皇黨都涉及了儲位之爭,為了自保人人傾軋,相鬥,又有誰來保障皇家的利益?誰來輔佐社稷?
殷懷璽的這一步,直接加速了大周朝的覆滅!
虞幼窈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心中的驚濤駭浪,殷懷璽算計很多,這是她早就知道的,他也從來沒有刻意隱瞞過什麼,更不會刻意去解釋什麼。
等局勢發展到了哪一步,虞幼窈自然就能知曉。
這是他們之間的默契。
然而,保皇黨內,也有保守派和激進派,保守派就算被牽連進了儲位之爭,也不願去摻合。
便如虞府,因虞宗慎丁憂在家,虞宗正被朝局邊緣化,虞閣老年歲大了,三不五時就藉口身休不支稱病不上朝,旁人也不好多說什麼,也算是避開這一荏了。
至於虞幼窈,一介女流之輩,還有爵位在身,在世人眼中也左右不了朝局,虞氏族只需看著事態發展,在合適的時候,把她摘出來就行了。
但如臨江葉氏,毫無疑問被北境的局勢,劃分到了激進派。
由大及小,殷懷璽的佈局,且從京裡再轉回遼東。
虞幼窈倏然驚覺,自己差一點就忘記了,在北境三方勢力,互相牽帽,制衡的勢力之中,制衡的第三方,是由葉梟慈掌控的州府衙門。
在士紳和藩王相爭的過程當中,州府衙門一直處於隔岸觀火。
但是,制衡在第一次被打破之後,周厲王身死,長興侯鎮守幽州,州府衙門一度受到長興侯和士紳的聯合壓制,處境並不好。
第911章 好大一盤棋
葉寒淵在敲登聞鼓時曾說過,長興侯為了掩蓋罪行,甚至一度還派兵圍了州府衙門,幽禁了葉梟慈一家。
葉寒淵僅憑一己之力,很難逃出北境,這其中一定有葉梟慈的幫助。
葉寒淵一路上,遭到了諸多暗殺、迫害,九死一生才到了京裡,葉梟慈也不會不清楚。
這一切,都和士紳有關。
想來葉梟慈對士紳早已心生不滿。
朝廷頒發了國策,也讓葉梟慈頭疼不已,收容流民、安置流民,官府才是首當其衝,官府的利益,和武穆王的利益,在無形之中達成了一致。
然而事實上,朝官和藩王牽扯上關係,對葉梟慈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但與臨江葉氏同屬保皇黨的韶懿郡主,卻成了雙方關係的一味溫藥良方,成了州府衙門和武穆王府合作的橋樑。
彼時保皇黨還是太后娘娘主事,在外人看來,韶懿郡主和武穆王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保皇黨的利益,都是為了輔佐社稷。
雙方利益一致, 這是時局變化, 產生不可避免的結果,一切更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