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前與外祖父一番話,外祖父提了高祖皇帝,當年在北境一帶,實施的各項「國策」一事,讓她猶如醍醐灌頂,陡然就想到了,利用「國策」,大肆收容流民,安置流民,達成提高北境人口,解決生產力低下,物資不足的窘況。

但如果,這一切本就是殷懷璽一力促成的呢?

殷懷璽幫朝廷解決流民這一難題,收容流民符合朝廷和武穆王的利益,武穆王和朝廷,在利益上達成了一致,利益關係牢不可破。

但是,流民的安置,卻需要當地士紳大力配合,這嚴重地觸犯了士紳的利益。

一環接一環的算計,看似複雜,其實只是為了一步一步地徹底瓦解朝廷對士紳的信任。

當朝廷的利益,和士紳的利益相衝背離,士紳在不知不覺之中,就已經走到了朝廷的對立面。

上百萬災民,聚集在北境,士紳只是象徵性地捐助,並沒有大力支援,這本身就不符合朝廷的利益。

是他們膽大包大,無視國策嗎?

不是!

是他們太愚蠢了,無視災情嗎?

也不是!

是他們看不清局勢,無視朝廷嗎?

仍然不是。

而是他們在武穆王的精心佈局之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

一方面揣磨聖心,不敢給予武穆王太多支援,讓武穆王得勢,以免引起皇上的猜忌,士族和藩王牽扯上關係,那才叫滅頂之災。

另一方面,周厲王之死,已經讓大部分士族,走向了武穆王的對立面,這種國讎家恨不可調和,士紳已經沒了退路,讓他們無視國策,他們沒這個膽兒,只得「敷衍」國策,妄圖利用物資來進一步,掣肘武穆王。

倘若因物資缺乏,導致流民收容營鬧出了,諸如暴亂、疫症等事,這才是士紳願看到的結果。

第910章 推波助瀾

屆時,士紳固然會因為,「輔助」國策不力,被朝廷興師問罪,但仍有一線生機。

但請注意,士紳只是「輔助」,而主張收容流民,安置流民的人,是武穆王,武穆王是要負主要責任。

這是士紳垂死的掙扎。

但士紳們的這一線生機,卻因為謝府和韶懿郡主的幹預,宣告失敗,韶懿郡主主張防治病疫,謝府捐藥又捐錢,將流民收容營藥材缺乏,這一隱患填補上了。

有了謝府的龐大家財,幽軍也完全可以,挪用軍晌支援災民,再以置辦軍晌的名義,向士紳或者向其他有糧的地區購買軍晌物資。

軍情如山,士紳就算再不甘心,也不敢拿軍晌開玩笑,要知道周厲王一案清算最狠的,都是在軍晌上伸了手腳的那一批人。

士紳之所以能安然無恙,沒被朝廷清算, 只因他們懂得遊戲規則, 從不會在軍晌上面動手腳,不會去妄動皇上的利益。

至此士紳敗局已定。

那麼士紳就甘心赴死嗎?

自然是不甘的!

所以利用朝廷局勢的變化, 與貴妃黨一起又出昏招,打算禍水東引,透過打擊保皇黨,達成分化韶懿郡主, 和武穆王聯合的局面。

給武穆王扣一頂, 插手「儲位之爭」的罪行,爭儲本就罪同謀逆,就算不能將武穆王「定罪」,也會加深朝廷對武穆王的猜忌。

而此時, 士紳的利益, 和朝廷的利益,將會再度達成一致。

朝廷仍然需要利用士紳來牽制藩王,士紳就不再是被朝廷放棄的存在。

這一步步的算計, 不可謂不高明。

可士紳唯獨小瞧了虞幼窈隨機策應,權謀機變的能力,從某些方面來說,士族面對的是另一個「殷懷璽」。

還有一點!

倘若朝局的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