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宿營,直接一頂斗篷,往身上一卷,就是一夜,能起到禦寒的作用,野外用餐,往地上一鋪,入口的食物也能幹淨一些,減少生病……」說到這兒,他話鋒一轉:「出門在外,帶一頂斗篷也不礙事。」
帶的時候就想著,指不定可以挑個山頭,斗篷放地上一鋪,兩人挨著肩膀,一起看星星,看月亮,雲舒雲卷,雲山霧罩,也是別有一番風光。
虞幼窈卻知道,武將身上的斗篷除了禦寒、避髒外,在對敵之中,倘若受了傷,可以就「身」取材,直接用來包紮傷口,在打鬥過程中,斗篷翻風,能混淆視聽,有一個詞兒叫「馬革裹屍」,而這裡頭的裹屍,就是用斗篷來裹。
大多武將,但凡出門在外,身上總有一件斗篷,或帶或穿,即便在朝堂之上。
這一身斗篷,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是一份沉重的背負,更是一種隨時都準備徵戰,殺伐的象徵。
武將只有在家中,才會暫時脫下斗篷。
這頂斗篷,虞幼窈之前見過。
就在殷懷璽被賜封了武穆定北王后,朝廷賜了一套甲冑。
據說,這套甲冑大有來頭,是先帝登基之後,特地尋了全天下,技藝最精湛的能工巧匠,以天外隕鐵、精鐵、黃金、天蠶絲等,耗費了三年時間,打造而成,是仿照當年高祖皇帝,南征北戰時的甲冑樣子。
甲冑打造成功後,先帝親手捧著甲冑,攜群臣一起進太廟,拜了高祖皇帝,及大周朝歷代先皇帝。
當著群臣的面,將甲冑裝進了寶匣裡,從此封匣不出。
這跟杯酒釋兵權是一個道理,群臣們也就知道了,先帝這是要寶甲裝匣,是在警示武將、勛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