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0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此之後,武將們寶劍裝匣。
而先帝重文輕武,仁治德下,大力發展農工商業,使四海歸心,大周朝的在先帝的治理之下,達到了巔峰。
聽說先帝時期,國庫充盈無比,大筆軍晌投於軍中,用於武器的鍛造,甲冑的製作等,大周朝的工業技術,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水平。
精良的武器裝備,也震懾了外敵。
諸如寧國公府、鎮國侯府這樣的老牌勛貴,也漸漸走向了落沒。
但自古以來,盛極必衰,先帝做夢也沒想到,他辛苦為大周朝,創下的大筆基業,甚至還因操勞過度早崩,卻被當今皇帝,一場御駕北伐造沒了大半。
言歸正傳。
這套寶甲封匣之後,就一直供於太廟,直到朝廷封了殷懷璽武穆定北王,當今皇上突然想到,供於太廟的寶甲。
於是,效仿當年的先帝,攜群臣一起拜了太廟,告了先帝之靈,闡明如今大周局勢內憂外患,寶甲出匣以定天下。
遂,親手將寶匣取出,並當場賜名為「四海定蛟甲」,當著太廟列祖列宗的面,將寶甲賜予了武穆定北王。
武穆定北王遂跪地,俯首稱臣,謝主隆恩,並表示:「祖有功,後有德,小子定不負列祖列宗的功德與基業。」
這一手恩威並濟,玩得實在順溜。
有人會覺得,「四海定蛟甲」有些耳熟,進而就能想到,早些年東寧王,進獻給當今皇帝的匕首,後取名為「四海蛟龍匕」,賜予周厲王。
多年前,這把匕首隨著周厲王的冤情,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上,之後又隨著,周厲王平冤昭雪,又復賜予周厲王之子殷懷璽。
定蛟甲,蛟龍匕,也只兩字之差,大意卻分毫不差。
「四海蛟龍匕」,承載著周曆王,對大周,對當今皇上的忠君、仁義,見證了周厲王此生,為大周朝出生入死,為當今皇上盡忠盡烈的赤誠之心。
當今皇上,將四海蛟龍匕重新,賜給殷懷璽,是警示,也是皇恩。
而「四海定蛟甲」,在警示和皇恩的基礎上,又摻雜了當今皇上,對武穆王北王的期望,希望武穆定北王,能如他的父親周厲王一般,為他掃四海之異心,定九州之博大,穩定社稷,令四海歸心。
不得不說,狗皇帝人品不怎麼樣。
但看人還是有眼光的,用人也是相當有一套,且不說當年的威寧侯府,如何在短短一段時間,就一躍成為大周朝第一勛貴,也不提虞宗慎,進了戶部之後,為大周朝增收了多少,單說以殷懷璽的心志,降四海,定九州,自然不在話下。
只可惜,終究還是輸了為君者的胸襟,流於玩弄權術,不值得令人效命。
當年,先帝鑄造四海定蛟甲,是為了震懾武將,寶甲裝匣,自是越精良越好,所以寶甲的顏色,採用了玄色,黑中揚紅即為「玄」。
第965章 信念
「玄」在眾色中,尤為尊貴,而獨居其上。
斗篷的顏色,也沒有選擇軍中比較常見的紅、藍二色,而是採用了更加厚重的玄金色,即金中揚黑。
而此時,搭在她肩膀上的斗篷,就是那頂四海定蛟斗篷。
玄金色的斗篷,透著一股濃濃的銳金之意,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攜帶斗篷是罩在身上的斗篷。
殷懷璽卸下了身上沉重的甲冑,卻帶了甲冑上的斗篷。
卸除的是,對她的防備,攜帶的是,隨時為她徵戰的信念。
搭在肩膀上的斗篷,突然就有些沉甸甸地,密不透風,虞幼窈心裡不舒服,卻捨不得取下來。
她低下頭,手指一寸一寸地撫過,斗篷上金色的紋理。
山亭裡安靜下來。
被竹簾擋在亭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