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1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幽似蘭的香,漸漸彌散。

此香製作十分不易,製作成功之後,還需放到土裡,窖香七七四十九日,使香藥的藥性,達到圓融,與麝藥香丸比及,也是不遑多讓。

此香溫養五臟六腑,長期佩戴有固本培元的奇效。

最適合如殷懷璽這樣的武將。

虞幼窈接了一壺雨水,沉澱了雜質,架起了小泥爐,開始烹水煮茶。

端午節這一天下的雨,又稱之為「無根之水」,乃天地至純淨。

聽說是,端午節這天,民間有許多祭祀龍神的活動,龍神感念世人祭祀,會行雲布雨於人世,布澤於世人。

端午節這天的雨,與旁的時候不一般,據說淋一淋雨,還能驅除身上的濁氣、穢氣、病氣,濕氣。

是不是真的,無從考究。

但虞幼窈,對這種風俗,卻抱以極大的尊重,仔細一想,這些令人費疑所思的風俗,其實也有跡可尋。

端午節是春夏交替時節,已經到了立夏,雷雨較多,端午節這天,確實最容易下雨,所謂龍神布澤於世人,也不過是將這一自然現象神化了,美化了,並非什麼迷信,而是承載了世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嚮往。

立夏後,便是小淋一會雨,及時換上乾爽的衣裳,也不會輕易生病,淋雨能清潔身體,身上清潔了,確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防止病菌,減少生病。

加之春夏交替時節,人體熱邪漸盛,淋一淋雨,讓少些的涼氣進入體內,確實能起到些微抑制熱邪作用。

理論上,是沒有問題。

但具體情況,還是要看個人體質。

人們將這些對自己有益的風俗神化、美化,代表的卻是他們對天地的敬畏與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不能以迷信概論,是一種十分可貴的精神文明。

迷信與真理,是要看它的背後,承載了什麼。

若承載的是,害人的惡,那麼它的存在是迷信。

如果承載的是美好的善,那麼它的存在,就是真理。

這時,殷懷璽拎著一捆濕柴進了山亭,混身上下濕漉漉的,沒忙著過來,而是站在山亭入口處,將衣服的下擺擰乾了水。

虞幼窈連忙遞上了,先前用過的巾子:「趕緊把頭髮擦一擦。」

殷懷璽擦乾了手上的水,握了一下她的手,掌間一片冰涼:「先生火。」

說完,就放開了她的手,就近尋了幾塊石頭圍在一起,又壘了一個火塘,竹籃裡墊了防止用具碎裂軟毯,裡頭塞了棉絮,正好用來引火。

外面的雨一直下著,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八角亭四周的擋風竹簾,被吹得哐當作響,冷風夾著潮濕的雨氣,經過四周的隙縫透進來。

濕柴燃燒不易,伴著一股濃濃的薰煙,要等擺在火堆附近的柴火烤乾之後,煙霧就不會這麼大。

虞幼窈站在避風口上,煙霧薰不到身上,見殷懷璽混身都濕透了,水滴沿著衣服的下擺,匯成了水線滴落在地上,沒一會兒,他站的地方,就凝了一灘水。

輕抿了一下唇兒,她遲疑了一下道:「火堆已經生起來了,你、你還是先,」話到了嘴邊,又有些難為情,她不由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連聲音也小了許多:「你衣服都濕透了,一直穿著濕衣服,便是鐵打的身體也會著涼,不、不如先將,外衣脫下來,放到火堆上烘乾?」

身上的衣服少些,坐在火堆旁,幹得也更快一些。

只是孤男寡女,衣衫不整是大忌。

無關什麼規不規矩,只女兒家矜持作祟,所以這一番話,她說得無比艱澀、遲疑。

第966章 金薄畫搔頭

小姑娘坐在石桌旁,低著盯著腳尖,頭頂簡單地挽了一個髮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