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加身,三年不著新,北境風民開放一些,穿戴上只要不是花枝招展,珠翠滿身,清新淡雅也是合適的。

虞幼窈點頭:「就這身吧!」

許嬤嬤為虞幼窈梳了一個單螺,以淺紫色的髮帶固發,耳上佩了一對小巧玲瓏的淺紫丁香墜子,便沒了旁的配飾。

待梳洗完了,虞幼窈看著打磨光鑒的黃銅鏡子,裡面映出了她,有些朦朧姣好的面容,顯得清新淡雅,也不張揚。

遼東三省有兩處與京津接攘,進入遼東三省的重要門戶,一處就是連通了水運的連城,另一處是連通了陸路的龍城。

這兩地,是遼東三省的要地,常有重要物資往來。

大周朝強盛時,周邊百朝來賀,如高句麗這樣的小國,為求庇護也時常納貢,連城就成了兩國邦交的紐帶。

也因此,連城驛站的規模很大。

虞幼窈身為郡主,獨佔了驛站最好的二進院子。

謝府其餘人也安排了一處小院。

虞幼窈沿著抄手遊廊,到了謝府所居的小院,陪著外祖母和大舅母簡單用了早膳,就去了前院。

這時,卯時已經過半了,外面天色灰濛,透了光亮,青黑的黛色,彷彿被人擦洗了一番。

馬車已經停在前院。

謝老太爺年歲大了,不好跟著年輕一起折騰,就沒去。

謝老爺子一個人也沒勁,也沒去。

倒是謝老太太心疼外孫女兒,從前在京裡拘著,也沒去哪裡遊玩過,倒是十分樂意,帶著她去外面折騰,半點也不嫌麻煩累人。

王氏是完全把虞幼窈,當成自己的親女兒疼著,也樂意將她帶在身邊照應。

謝景流作孫兒,兒子,表哥,自覺跟著一起,承擔起照顧一家老小的「重任」。

外加一個殷懷璽。

因為是出來遊玩的,便也不急著趕路,馬車走走停停,到了中午,乾脆尋了一處水好,景也好的地方,取一張蓆子,席地而坐。

下人們幫著壘了簡易的灶臺。

虞幼窈隨地採了野菜,就地取材,簡單炒了幾個小菜,也是鮮嫩爽口,別有一番滋味。

等到了普明禪寺,太陽已經西斜了。

時間不早了,也不好在寺裡閒逛,虞幼窈和謝老太太,王氏一起去廂房安置。

殷懷璽訂了一處清幽的小院,小院裡有一方小小水池,應是引了活水,池水清澈透底,底部鋪了五顏六色的鵝卵石,養了十幾尾錦魚,池心堆砌了一座假山,頗有幾分景緻。

院子頗大,正房三間,偏房六間,女眷們住一起緊夠了。

歇了一晚,第二日虞幼窈迎著初陽,和謝老太太,王氏一起去寺裡進香,為已逝的親人,家中的長輩,兄長們祈福,順便在寺裡逛了一路。

回到廂房裡,謝老太太就道:「武穆王要帶你去巡視產業,你帶幾個丫鬟婆子同去,我們就不跟著一起去,」說到這裡,她有些猶豫:「我知道,你和武穆王從前有「表兄妹」之誼,向來親近,不過你們將來是要訂親的,到底和從前有些不同,男女大防上面的規矩不必緊守,但男歡女愛裡頭的事,卻還需要守些規矩。」

女子十三四歲嫁人,也是常有的事,長孫皇后就是十三歲嫁了李世民,這些話兒也該提點著一些。

謝老太太又道:「雖然你打小就受了教養,這話不必我多說,但你年歲小,從前沒經過這事,難免因為無知犯糊塗。」

她這已經是格外放寬了。

虞幼窈有了郡主的身份,世俗的禮教對她的約束,可以適當放寬一些。

她和殷懷璽從前就親近,在虞府這幾年,也都是殷懷璽在對她好,做為長輩,她對殷懷璽感覺挺複雜的,一方面感激殷懷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