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懷璽的懷裡,後背堅實溫暖的胸膛,連身上的寒意也一併驅散。
又走了一段路,終於到了山勢平坦開闊之處,虞幼窈如履雲端,極山遠眺,看到了遠處山巒蔥鬱起伏,流泉飛瀑,氣勢磅礴,有一條河流,宛如一條銀帶,環山繞谷,飄落西去,有一種星河倒映。
殷懷璽道:「那是復州河,連城有一部分適合耕種的耕地,都集中在那一帶,百姓們多以耕種為,周邊有自然生長了大片的柞樹林,你名下的一百萬畝山林都在那一帶,包括蓮鎮、復鎮在內,附近有十餘多個鄉鎮,可以安置災民。」
連鎮和復鎮算是比較大了,一個鎮可抵尋常一個小縣。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連城攏共有多少人口?」
殷懷璽道:「遼東一帶多戰亂,自古以來就地廣人稀,連城耕地少,糧產不足,居住人口則更少一些,大約二百萬人眾。」
確實是地廣人稀,虞幼窈又問:「復州河一帶十餘個城鎮加起來有多少人呢?一下收這麼多流民,會不會對當地造成一定的負擔?」
第811章 牽手
倒不是虞幼窈之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只是這段時間,又有不少流民湧向了連城,朝廷頒發了國策之後,流民人數還要激增。
連城耕地少,糧食產量也有限,養蠶能換糧換錢,卻也要保證當地產糧,是否能養活這麼多人,各地糧食都是供不應求,關鍵還要自給自足。
殷懷璽:「連城轄下有三個縣級鎮,莊河、復鎮、蓮鎮,連城的蠶業都集中在莊河,復鎮和蓮鎮以耕種為主,還有一個海島縣,島上居民以漁業為生,連城有很大一部分海產,都是出自那裡,單以地域大小,以及當地物資劃分情況,農工發展情況來看,安置二十萬流民綽綽有餘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