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0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是福建的特色小吃。
虞幼窈從前在京裡沒少吃過,是謝府透過商船送進京裡來的。
用完了午膳,王氏又帶著虞幼窈去逛街:「這是泉州最繁華的土門街,位於中心地帶,商貿很是繁榮。」
京城十二街,飛甍各鱗次,土門街的繁華程度,比京裡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街上人來人往喧譁熱鬧,街道兩旁各種商鋪鱗次櫛比,各種商品更是琳琅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
到了人多的地方,婆子們自發上前,將兩人圍攏起來,以免被來往的人群衝撞。
泉州迎八方來客,魚龍混雜,商人都講究和氣生財,輕易不與人衝突。
來往的客人,也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王氏通身氣派,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虞幼窈便是一身素淡,可世家大族教養的嫡長女,禮儀涵養非同一般,自然流露出了一股子嬌貴氣,更不好惹。
走南闖北的人,眼招子都亮著,只要不是囂張跋扈之人,基本上都會退讓一二。
朝廷在泉州設了八個千戶御海防軍衛所,巡檢司四十五個,倭寇到了福建,都要繞道泉州,十惡不赦的惡徒也要盤著。
這種微妙的平衡,維持著泉州的繁華太平,久而久之泉州的風氣也大膽了,養在深閨的小姐們,也能有恃無恐地行走閒逛。
王氏一指前面一棟二層鋪子:「前面的胭玉樓,就是你娘當初自己開的胭脂鋪子。」
虞幼窈跟著王氏一起進了胭玉樓。
脂玉樓的任掌櫃見了王氏,連忙過來問好,王氏向任掌櫃介紹了虞幼窈,任掌櫃十分激動,「撲通「一聲跪到地上,給虞幼窈磕頭。
虞幼窈嚇了一跳。
王氏拍了拍她的手:「任掌櫃從前是你娘跟前的大丫鬟,你娘去世之前,將賣身契還給了她,她念著與你孃的主僕情份,跟著商船回到泉州,就一直幫著打理你娘在泉州的三間胭脂鋪子,至今也沒嫁人。」
任掌櫃跟著小姑耳濡目染學了不少香藥上的手段,本身也有些天賦。
虞幼窈連忙上前,彎腰扶起了任掌櫃:「任媽媽快起來。」
任掌櫃神情很激動:「小姐長大了,像夫人,奴婢還以為,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見到小姐,沒想到,」她聲音哽咽的厲害,一下就紅了眼眶:「小姐來了泉州,原是打算過一陣子,小姐徹底安頓好了,就去謝府拜見小姐,沒想到小姐今兒親自過來了。」
任掌櫃拿回了賣身契,就不是奴籍,不該在虞幼窈面前自稱「奴婢」。
虞幼窈感念她的忠心:「我娘將賣身契還給了你,可別一口一個奴婢,卻是折煞我了,以後鋪子上的生意,還要繼續勞你操持,也別太客氣了。」
任掌櫃連忙說是,就帶虞幼窈看了鋪子裡現有的香藥、妝品。
胭玉樓裡的香藥品質不錯,生意也很穩定。
以虞幼窈的眼光,鋪子裡大多香藥類品,都是早兩年在京裡時興過的,也就是缺乏新意,很久沒有推陳出新。
不難看出,胭玉樓能維持「穩定」的經營,全靠任掌櫃竭力,以及老字號的口碑,甚至是謝府的名號。
但若不加以改善,這種「吃老本」的經營狀態,遲早會被淘汰、取代。
任掌櫃說了不少鋪子裡的經營情況,當虞幼窈聽到一盒,兩年前在京裡時興的蜜桃色口脂,竟然要八兩銀子時,眼皮重重一跳。
就只因為蜜桃色比較難得?!!
但其實,一盒蜜桃色的口脂,從香料到人工,成本不到一兩,她名下有自己的制香坊,沒有運輸、中間差價。
一盒淨賺七兩。
虞幼窈終於意識到,自己是身懷寶山而不自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