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4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閒雲先生定眼一瞧,這一枚棋子與棋盤同氣連枝,又形成了另一股勢:「舉長矢兮射天狼,此子有報周之心。」
湖山先下斂目自忖。
閒雲先生此句,出自屈原《東君》,只是詩中的東君日神,偉大,燦烈,慷慨無私。
閒雲先生口中的殷懷璽卻未必如此。
閒雲先生以此暗喻殷懷璽,大約也是希望殷懷璽也能如東君:「舉長矢兮射天狼,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舉長箭射那貪婪成性的天狼,操天弓以防災禍降人間,以北斗為壺觴,斟滿美酒,酒向大地,賜於與人間。
山東大局已定,殷懷璽之名遍傳天下。
時隔一個多月,虞幼窈也終於收到了表哥的傳信。
她沒急著去開啟殷三送來的信,先從樟木盒子裡取了八月底,表哥寄給她的那封信,信箋上淡淡的麝香,混著筆墨書香,卻是雅緻得很。
信上只有一行字:「十萬將士,以命相托吾一身,自以肝膽相籌。」
此後一個月,她再也沒有收到表哥的傳信。
虞幼窈輕輕摩挲著手中的信,輕笑:「肝膽兩相照,恩義兩崑崙,以最小的損失,解決了山東之亂象,那些因為戰事而不能回家,與家人們團聚的將士,終於可以了回家。」
表哥從來沒將李其廣放在眼裡。
在他看來,李其廣尚不如手底下一兵一卒來得重要,他苦心籌謀,也不過是為了以最小的損傷,帶更多將士回家,與家人團聚。
而他,也做到了。
閒雲先生說表哥是在世修羅,可她卻覺得表哥是東君:「暾將出兮東方。」
東方即將升起黎明的太陽。
虞幼窈拆開了殷三剛送上的信:「十月下旬必歸,安好,勿念!」
短短的十個字,讓虞幼窈大喜過望。
抱著信紙兀自開心了一會兒,她這才問:「快給我講一講,表哥是如何請君入甕,不費一兵一卒,活捉了李其廣。」
殷三解釋道:「少主策反了以冷府為首的一干氏族之後,李其廣疑神疑鬼,懷疑氏族裡還有朝廷的奸細,本就沒有多少信任,勉強以利益維持的氏族關係,已經是名存實亡。」
「葉家主的死,無疑是敲山震虎,氏族駭破了膽兒,有不少氏族退出了氏族聯合,李其廣自知不可力敵,明裡假意與朝廷周旋了半個月,推了身邊其餘的一干氏族出去擋刀。」
第474章 冰凍三尺
「暗地裡,李其廣卻意圖轉移朝廷的視線,策劃潛逃,少主得了訊息之後,就將計就計,把訊息透露給了氏族,兩方起了內訌,最後讓少主一網打盡。」
虞幼窈撇了嘴兒,就知道從殷三嘴裡聽不出什麼精彩紛呈,起伏宕盪的故事。
話是這麼一個過程。
可其中的運籌帷幄,哪兒是三言兩語就說完的。
不過,既然山東這麼輕易就解決了,表哥大約半個月左右就能班師回朝,虞幼窈也就不糾結這些了。
鋪了紙,蘸了墨,就給表哥回信了。
一個多月沒給表哥寫信,虞幼窈絮絮叨叨寫了二十多頁,如從前一樣,大多都是府裡的瑣碎小事。
比如,今年恩科狀元,取了寒門士子。
殿試的文章流傳之後,虞幼窈也看了。
這位寒門狀元,確實極有才華,通篇「治藩論」,以道教齋醮(同「叫」)儀式時,獻給神明的章表奏文,簡稱青詞為結。
用極其華麗的詞藻,表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以仁治,而藩王當俯首稱臣。
藩王治民,當訟天子之仁德,擁兵而不能自重。
藩王治理封地,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