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州的事,也只能周令懷自個回去處理,虞府卻是插不上手。
周令懷頷首。
朝臣是萬不可與藩王牽扯上關係,一旦惹了天家猜忌,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他不能向虞府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一直呆在虞府,用著「周令懷」的身份。
平叛在即,他必須尋一個合適的藉口離開虞府。
回幽州倒也合乎情理。
此時,鎮國侯府——
鎮國侯宋修齊也提起了殷世子,自請領兵去山東平叛一事。
宋老夫人仔細聽著,不時端起茶來喝,淡淡的藥苦入了嘴,進了喉嚨,便也覺得心中的煩熱,也緩和了許多。
這藥茶,還是上回端午節,姚黃打虞府帶回來的。
虞大小姐雖然駁了她的好意,可禮數卻回得有誠意,叫人挑不出錯兒來。
話末,鎮國侯微微一嘆:「以一介弱歲、殘腿、病弱之軀,自請平亂,這是志氣存胸;他自請出戰的原因有三,盡顯了忠、孝、節、義,就有了必勝信念,故信念存心;他當朝發下大丈夫,當執三尺長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從,何懼死乎,這是勇絕存心。」
鎮國侯府是從高祖就延續下來的功勳之家,其底蘊放眼整個大周,也是少有能比擬的,看待問題自然也更透徹。
聽得此言,宋明昭擱下了茶杯,聲音低沉:「為將者,一志氣存心,二信念存心,三勇絕存心,備具以上三點,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將領,」說到此處,他眼中掠過一絲複雜之色:「山東一戰,必勝無疑。」
李其廣聯合氏族,縱然勢大,終究不過是一盤散沙,合則聚,不合則散。
哪兒能比得上殷懷璽魚腸勇絕?
殷懷璽有如此心智城府,也難怪當初閒雲先生去幽州遊歷後不久,北境就傳出了閒雲先生,意欲收他為徒的傳言。
閒雲先生一向惜才,想收殷懷璽為徒精心教導,也是實屬應當。
鎮國侯深以為然:「自古英雄出少年,殷懷璽此子心智、城府、心機、謀略皆是世間罕有,假以時日,大周朝未必不能再出一個赫赫戰神。」
說完了,他就端起了茶杯,低頭喝茶時,便不動聲色地瞧了坐在下手處的兒子。
當初,閒雲先生原是想收殷懷璽為弟子在前,收明昭為徒在後,如今年僅15歲的殷懷璽,已然能夠立於朝堂,執掌兵權。
而宋明昭卻還是舉人,等著三年後在科舉上大放異彩,才能入朝。
宋老夫人淡淡瞥了一眼鎮國侯:「十二歲抗擊狄人,以十五弱歲之齡,忍殘腿之痛,病弱之軀,為父鳴冤平反,確實堪稱一代天驕,只可惜宮中的御醫斷言他活不過二十,縱是驚才絕艷,也是曇花一現,著實令人唏噓。」
語氣之中是真切地透了惋惜。
鎮國侯卻聽得混身一震,有些羞愧:「確實可惜了。」
之前不讓明昭繼續科舉,也是因威寧侯府勢大,有避其鋒芒,韜光養晦之意。
也是打算三年後,明昭在科舉上大放異彩,威寧侯府也壓制不了明昭的驚世之才,才能一入朝堂,就能得了皇帝的重用。
而如今,朝堂之上正值多事之秋,明昭不入朝堂,對他而言反倒是好事。
以明昭之才,將來是必能入閣拜相。
哪兒是殷懷璽曇花一現可以堪比。
殷懷璽是個什麼人,單看葉寒淵進京之後,朝堂之中的事事樁樁,就該明白了。
但是,還有一個人讓宋明昭很在意。
宋明昭捧著茶杯,低頭沒喝:「父親,可曾聽說過,前幽州指揮僉事家的公子,周令懷此人?」
殷懷璽算無遺策,目的也明確。
但周令懷此人,卻藏得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