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9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距離和時間,終將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分隔,疏離。
直到漸行漸遠,情誼兩相忘。
虞幼窈閉了閉眼睛,將亂七八糟的念頭驅除腦海。
不管以後是否世事無常,物似人非,至少表哥一直待她很好,她該珍惜這難得的少年情誼,永不能忘。
這一晚,京城燈火通明,皇宮的夜宴直到深夜。
這一夜,虞幼窈輾轉反側,看著床頭表哥送的宮燈徹底難眠。
到了第二日,虞幼窈精神怏怏。
春曉嚇了一跳,還以為小姐病了,執意要去請大夫,也是讓虞幼窈費了不少口舌,這才把人給勸住了。
直到午時,宮裡才傳出訊息。
「徵東大將軍殷懷璽,平定山東,捉拿叛黨首領李其廣,並其下一干氏族餘孽有功,賜府邸,賞黃金,良田……」
後面是一長串的賞賜,足足唸了小半個時辰才結束。
殷懷璽乘坐皇上賞賜的車攆出宮時,身後跟了一長溜的宮女太監,皇上賞賜的東西,堪稱十里長街。
街道兩旁看熱鬧的人,簡直堪比昨兒徵東大將軍班師回朝的盛景。
之後幾天,京裡陸陸續續傳了山東的後續。
第487章 臥榻之側(求月票)
參與平定山東的將士,都論功行賞了,協助殷懷璽平定山東的各府大小官員,都受到了朝廷褒獎。
皇上單獨召見了常寧伯,常寧伯直言:「李其廣雖然剷除,氏族也被殷主將收拾得七零八落,但殘餘勢力,依然積弊成患,若不能趁此機會,徹底掌控了山東局勢,恐氏族尚有故態復萌之憂。」
這也是皇上的憂心所在:「常愛卿有可良策?」
常寧伯道:「殷主將離開了山東,各府的大小官員憚壓不住氏族殘餘勢力,唯恐氏族捲土重來,依老臣之意,需派兵常駐山東,震懾氏族殘餘勢力,協助各府官員們治理山東。」
皇上輕捻著手中翡翠玉珠手串,神色莫名。
常寧伯此言,也算說到他的心坎裡去了,只是山東一戰已經結束,朝廷派軍需師出有名,如此一來這兵該怎麼派,就是一個難題。
常寧伯心中已有對策,可也不會傻到在皇上面前直言不諱,要知道他是武官,跟藩王那要八桿子也打不著才行了。
果然,皇上沉吟了半晌,這才問:「東寧王的封地,距山東最近,也不需刻意派兵,只需命東寧王派兵,駐紮與山東比鄰的邊境地域,威懾氏族,後命東寧王協助各府官員,治理山東,你覺得此計如何?」
常寧伯心道,果然讓殷主將猜中了。
各地藩王之中,皇上最信任東寧王,東境距離京兆,中間隔了一個山東,需繞道而行,至少也有一千多里,其中路途多是山路,多有崎嶇,十分不好走。
讓東寧王暫時協助治理山東,這無異於,將山東暫時半交給了東寧王,若東寧王有異心,無需繞道山東,只需取道琅琊山,就能直逼京兆。
皇上不可能沒想到這些,卻還是做了這一決定。
其一也是山東積弊成患,急待處理,但氏族豢養私兵,唯有派兵才能鎮壓。
其二也是對東寧侯的信任。
其三殷懷璽山東這一戰,打出了朝廷的威嚴,也是民心所向,東寧侯就是再蠢,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生出異心,畢竟造反也要師出有名才行。
殷懷璽也是考慮到了這些,之前與他商談這事時,才會毫不避諱說了東寧王。
心中念轉,常寧伯面上卻半分不顯:「皇上思慮周全,殷主將在山東聲望極高,戰後的善後事宜,多有宣揚皇上仁德治民。」
淡淡的一句話,皇上卻明白子其中涵義。
讓東寧王暫時協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