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2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66章 氣數已盡
這也是朝廷的損失,虞老夫人面露悲慼:「寒窗苦讀十年,竟然落了這樣不堪後果,他們的家人又該情何以堪?!」
等案子完了之後,朝廷最多賜個進士的虛名,再賞賜些東西,可逝者不可追矣。
想一想都覺得齒冷。
虞幼窈終於擱下了茶杯:「科考舞弊查了四五日,案情基本上已經明朗,明日早朝,父親可以和交好的文官一起商量,替這些學子們說話,作弊還在少數,真材實學的人,還是大多數,國家棟樑之才難求,朝廷不要草草結案,卻也不能折騰學生。」
如果虞宗正還在都察院,聽了這個建議,肯定會欣然接受。
可如今他到了吏部,一言一行幹係重大,也沒有「言官不予諫言獲罪」這張免死金牌,行事肯定是要畏手畏腳。
一時間,虞宗正有些猶豫。
皇上對舞弊一事諱莫如深,因牽連的人太多,案子都折騰了四五日,朝野上下也沒人敢多說話。
所以,宋明昭入獄之後,才會陰溝裡翻船,叫人用了重刑。
要不然,就以鎮國侯府的勢力,上下一打點,就是在獄裡頭,也能舒舒服服地,乾等著朝廷放人。
虞老夫人原想替這些可憐的考生們說些話,勸一勸虞宗正——
就聽到虞幼窈繼續道:「朝廷嚴查舞弊的根本原因,排除黨派之爭,這等不能喧之於口的陰私,明面上,還要是肅清科舉綱紀,替朝廷選拔更出色,更優秀的人才,以興社稷,也為了給天下萬千學子們一個交代。」
科考舞弊一事曝發之後,天下文人學子們,無不群情激憤,聯合奏疏朝廷,要求嚴查肅辦。
甚至還有不少學子們,捧著孫聖的尊位,到長安街上遊行,在宮門口靜坐,不光如此,各地的文人學子們,紛紛趕來京裡,大批學子們聚眾祭孔廟,宣文德。
尤其是都察院衙門,幾乎每日都有不少文人學子們鬧騰。
說到這兒,她話鋒一轉:「如無意外,能熬住嚴刑拷打的學子們,將來應當都有作為,父親為他們說話,也是在為自己積攢人脈,但凡這些學子們,有一個兩個能承父親一言之恩,對父親將來也是助力,父親切莫錯過了這個機會。」
到了吏部之後,虞宗正也有了大部分官員,無利不起早的特性,為考生說話,未必會惹皇上不滿。
但說了話之後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虞宗正聽了這話,頓時大為心動:「一會兒回了前院,先與幕僚商議之後再做決斷。」
到了吏部之後,他從前積攢的人脈,就有些不得力了,也是徹底意識到,積攢人脈的重要性,虞幼窈這才話,無疑是撓到了他的癢處。
虞幼窈點頭,沒再多說。
她提議虞宗正替考生說話,也不是為了讓虞宗正藉機積攢人脈,是不想更多的無辜考生命喪獄中。
舞弊一案,朝中不少人家都牽扯了進去。
鎮國侯府為了宋明昭,也是上下活動,處處打點,至於能不能奏效,還差一個能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的人進言。
此次科考族裡只中了一個,名次也不靠前,從前在都察院呆了十年,如今進了吏部,是正三品侍郎的虞宗正,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虞宗正張了口,都察院一些與他關係不錯的人,大約也都會跟著進言。
皇上肯定是願意聽都察院的聲音。
虞宗正回到大書房,召了幕僚議事。
不出虞幼窈所料,商談的結果,自然是可行的。
虞宗正連忙派人給相熟的同僚們送了信。
到了第二日,虞宗正在朝堂之中,慷慨陳詞:「作弊還在少數,真材實學的還是大多數人,國家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