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8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事從前也是周厲王手底下的兵,後來腿上受了傷,每到秋冬就犯腿疼,沒法再上戰場,這才退了下來。
他自然也希望,戰士的家屬們,日子能過好一些。
因此,他對大小姐很感激。
殷懷璽稍一想就明白了,沙土地種不出糧食,百姓們也不樂意租種,有這個功夫,還不如自己開荒。
把地租給烈士的家屬,不收租子,也不出種子,白給種地不說,還能得三成糧食,他們肯定會認為,這是武穆王府對他們的優待,自然會盡心盡力,也不會糊弄著種。
頭些年,北境因物資缺乏,傷亡確實太大了,又因物資有限,就算父親極力撫恤烈士家屬,可他們的日子依然很不好過。
第668章 哈蒙
殷懷璽鎮守北境以後,在經商貿易上下了不少功夫,「璽心」鏢行有一支鏢,就是專門走北的,確實帶動了商貿,北境也繁華了許多。
但底層百姓的生活,改善並不多。
而虞幼窈此舉,確實極大程度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在這一方面,他遠遠不如虞幼窈。
管事不知他心中所想:「大小姐不光在幽州這邊買了地,北境各城鎮,也都置辦了莊子和山地,莊上種番薯和落花生這些作物,山上種了松木、榆木、柞木,這些都是北境耐長的樹,大小姐說,這些木頭長十幾年,就成料了,長遠了計較,本小利大,利民利已,種樹的活兒,也都交給了烈士家屬和貧困的戰士家屬。」
松木,榆木,柞木,都是大周朝常用的木料,木料本就不便宜,成了料之後,是穩賺不賠。
但其實,所有人都明白,這兩年北境天干,大小姐一早就擔心鬧旱災,這才買了許多山地,讓烈士家屬和貧困的戰士家屬們去種樹,有了活兒,手裡有了銀錢,家裡也能存糧,鬧了旱災,也不至於饑荒餓死。
大小姐也說了:「我手裡不缺銀子,種樹是百年大計,自己能得利,還能順帶幫人一把,為什麼不做呢?」
管事又繼續道:「不光這樣,大小姐還將別處的板栗、核桃等,帶到北境種植,說這些乾果,環境適應很強,肯定是能種活,北境物資缺乏這是沒辦法,卻可以人為創造條件,乾果這些東西,也是值價的東西,等將來在北境推廣種植,也是一項收入。」
殷懷璽這才知道,小姑娘不聲不響,為了他,為了北境做了多少。
鏢行走南闖北,就有精通農事的管事跟著一起,記錄各地的農作物情況,想到了《天工開物》惠及千秋,便也覺得此舉甚好。
直到現在,殷懷璽才知道虞幼窈是計之深遠。
沒有精通農事的管事,跟著鏢行走南闖北,虞幼窈又怎麼會知道板栗,核桃環境適應力強,能在北境種活?
管事就土生土長的北境人,提起這些,也是一肚子的話:「迄今為止,大小姐在北境種活了十六種別處弄來的作物,大小姐說,這也是番薯給了她啟發,雖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只要弄明白了一些作物的生長習性,尋了精通的人伺弄,也能因地制宜,這比種植一些不明情況的新種要容易許多,一時種不好沒關係,可以花些時間試種,試種不成功,也就費些時間,精力,一旦成功了,就是北境之幸……」
管事說起大小姐,就有說不完的話。
殷懷璽也樂意聽,就沒有打斷,想到了遠在京兆的虞幼窈,心裡是既驕傲,又歡喜,頓時也沒了視察的心思。
當下就騎馬揚鞭,趕回了武穆王府。
這時,孫伯正在為殷一施針。
殷一是殷懷璽的貼身護衛,同時也是他的替身,從小與他同吃同住,當年在北境的戰場上,也是殷一護著他,他才沒被亂馬踩踏至死。
殷一的腿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