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7頁,表哥萬福,猶似,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老夫人也不看他臉色:「窈窈不光捐了銀,江南一帶六十間糧油鋪,二十多家藥鋪裡的糧油、藥材,也都全捐了,這些都是你去浙江賑災的底氣,你該好好謝謝窈窈。」

第667章 不負皇恩

虞宗正心中一喜,朝廷下撥的賑災銀錢,並不是很多,但浙江災情甚廣,有了謝府的二十船糧食,還有大女兒捐的糧藥,差事就好辦了許多。

大女兒為他犧牲這麼大,虞宗正心裡既驕傲,又欣慰:「今兒去衙門傳達聖諭的公公說,皇上贊你深明大義,窈心善德,不負虞氏忠義節烈之德,還誇府家風清正,是積善和德之家,故而才將賑災的事交託於我,望我不負祖功祖德,不負皇恩浩蕩。」

虞幼窈低眉順目:「父親此去浙江賑災,想來也是艱辛重重,萬幸能幫到父親,」說到這兒,她微微一福身:「便預祝父親,此去浙江,一切順利,身體安康。」

虞宗正貪戀權勢地位,骨子裡有一股世家子弟的清高作派,對錢財並不看重,而且他兼了十三道監察御史,直接受命天子,肯定是要藉此立功,讓皇上滿意,派他去浙江賑災,也是最好的結果。

之前,虞宗正對她提了,要為母親請封誥命,她差不多就猜到,虞宗正想要更進一步,除非為朝廷能立下大功。

之前想得是賑濟旱災。

後來浙江水災,就猜到是去浙江賑災。

這才是她捐糧捐藥的原因。

這話是說到虞宗正心坎裡去了,他高興道:「好,父親就借你吉言了。」

虞幼窈笑了一下,沒說話。

到了第二日,朱公公又來了虞府,帶了不少皇上和太后娘娘的賞賜。

虞幼窈捐銀捐糧捐藥的事,宮裡雖然沒有聲張,卻也沒有捂著,各家在宮裡都有眼線,這一打聽,什麼都清楚了。

這也是宮裡刻意為之。

於是,整個京兆都知道了,太后娘娘募銀賑災的事,也算是落實下來。

京裡頭各家也都不是傻子,虞幼窈被封了縣主,已逝的謝大夫人也封了淑人,可真是皇恩浩蕩。

虞府自然要「回報」皇上。

這是宮裡的算計。

有了虞幼窈深明大義在前,京裡頭各家也都知道了,這次募銀不是小打小鬧。

太后娘娘募銀賑災,針對的是所有內外命婦,地方官員也包含在內,京裡的風向,往往代表大周朝的風向,全國各地的豪紳、商賈也都參與其中。

因此募銀賑災,進行十分順利。

這也讓虞幼窈鬆了一口氣,多募些銀錢,下半年受災的百姓,日子也要好過一些。

五月中旬的時候,虞幼窈收到了浙江寧波一處莊上管事的傳信。

浙江十幾個縣的田地都淹了,下半年受災的百姓沒了收成。

這個時節,不管種什麼都晚了。

莊子上種了上百畝的番薯,就打算將番藤發放給受災的百姓們,教導他們種植番薯,等到七八月份,番藤發了,百姓們可以掐了番薯葉子充飢,下半年最缺糧食的時候,番薯收成了,也能活命。

虞幼窈飛鴿傳書,讓他儘快安排,又尋了胭脂莊上的李管事過來問話。

李管事就道:「浙江氣溫適中,光照較多,番薯賤活得很,估計能種到五月下旬,六月大約也能種,可能會影響產量。」

虞幼窈終於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虞幼窈一直在關注募銀一事,及浙江賑災的情況。

一晃眼就到了六月。

表哥離京也有一個月了,這其間也只收了一封平安信,她倒是不擔心表哥,會出什麼事,只是心中十分想念。

而此時,被虞幼窈牽掛的殷懷璽,到了北境之後,並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表哥萬福

猶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