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7章 大變局!,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李佑險些忘了這件事,一時間顧不得其它,拱拱手向長公主和林駙馬告辭,匆匆忙忙的疾步快行,向行宮大門衝去。

在宿衛親軍警惕的眼神中,李大人氣喘吁吁、險之又險的在落鎖前剎那間閃出宮門。立在宮門外面被晚風吹了幾口,才緩過氣來。

他的儀從已經從黃昏等到此時,連忙將大老爺接上轎子,起駕回同知分署。

坐在轎子中,李佑忽然清醒了。他在行宮與歸德千歲交談時,被突如其來的肥美誘餌所迷惑,導致自己神魂顛倒,沉醉而不能自拔。卻忘了打探最大的關鍵之點——朝廷為什麼要設這個右副僉都御史?

此外,李佑又察覺到一處細節,歸德千歲說的是要設“右”副僉都御史,這個官名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都察院各級官銜,從二品都御史、三品副都御史到四品僉都御史,都是左右分設的。但左和右不是亂用,其中也有規矩。

以左為尊,帶“左”字頭的可以視為都察院堂上官,就像六部的那些坐堂尚書、侍郎,都察院的最高首領自然就是左都御史了。

“右”字頭各級都御史,則常常被用來作為總督、巡撫這類外派差遣的名義官銜,象徵他的欽差身份,並標示他的本官品級,但並不真正在都察院上班。

譬如前鳳陽巡撫楊負楊大人,被尊稱為撫臺,但他的實際官銜就是右都御史。只有在右都御史的名義下,才有了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這些重要差遣。

如果要設右副僉都御史的話,只一個“右”字就可以透露出某些資訊。不過方才李大人只顧得激動,忽略了這點,沒有去追問。

回想起來後可以判斷出,右副僉都御史九成九也是個加銜,肯定還附帶有差遣。但這個至關重要的差遣內容,卻被歸德長公主漂沒了…李佑想道,她八成是故意的罷,不然如此重要的情況豈能不說?

不過到底是個什麼差遣?因為可能與自家前途有關,李大人心裡好奇的像是貓抓一般。

從千歲殿下問他願往京城還是留在揚州來看,此差遣多半是在京城的。又從“不見得好做”這句話看,此差遣是項很棘手的事情。

在京城很棘手的事情…李佑到此分析不下去了,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訊息,他並不知道京城現在的狀況,所以也就無從得知有什麼棘手的事務。

天子大約要在揚州駐蹕四天,要尋空再找千歲殿下去問問詳情,即便問出來,大概也只能聽天由命罷。在京師設立一個正五品科道官相當矚目,李佑知道自己爭是爭不來的,只能看別人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歸德長公主和李大人在親切閒聊時,在行宮主殿中,景和天子也正一臉倦容的與大伴段知恩閒談。

主要話題便是今曰御舟上的種種。段公公怕天子看不清其中門道,所以主動前來講解。

“李佑的總體想法,是集中全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被攻的一點,就是李編修了。大概因為在隨駕大臣中,只有李登高宦海經驗淺薄,不像其他人老於世故。實際上,他確實也被李佑三番兩次的抓住了把柄,自討其辱也不能全怪李佑。”

“李佑的手法約莫有三段,先是虛張聲勢,震住別人不敢輕易說話。隨即又有預謀的步步轉移,說上幾句便換一個話頭,絕對不留給別人思索駁斥的時間,做到始終將話頭把持在自己手裡。最後搬出為師長爭鳴的大義完美收尾。”

天子沒順著段公公的思路想,卻提出問題道:“李佑為了非翰林不入內閣而不服氣,令我記起唐代卻是非歷州縣不擬臺省,為何我朝不效仿之?祖宗定下非翰林不入內閣,導致翰林院清望無以復加,只在詞林輾轉便可之上青雲,是不是太過?沒有親民經驗,宰相又何以治政?”

段知恩奏對道:“本朝治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