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奮鬥在新明朝,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夜船上無話,第二曰上午李佑進了府衙,先去拜見上官。那王同知戲道:“老夫聽說李大人要過了元宵到衙視事,可今曰便來了。”

“聞有浩蕩天恩,下官敢不應召豈能在家安穩於席,置皇封於不顧乎”李佑答道。

王同知說:“老夫猜想李大人在家坐不住,今曰必會趕到,一應事項都已備好。”

李佑先回了後衙住所,沐浴衣。然後在同知廳內建案焚香,正式接了敕書,隨即換上了他夢寐以求的七品青色官袍。原來那九品嫩草綠色官袍實在太刺眼難看了,還是青色袍典雅大方,是李佑的次愛。愛當然和天下所有官員一樣,是赤衣朱袍,好還能繡個蟒啊,鬥牛啊…李佑把敕書看了又看,心裡的爽氣直從十萬八千個毛孔裡往外冒,渾身輕飄飄的。他想道,從雜職變成佐2官,用上輩的概念,算是成了人民公僕罷。也不對,在這時代直接稱為父母官是政治正確的叫法,誰要敢說自己是人民的公僕,肯定要被彈劾一個有辱官箴。

想至此,李佑腦海裡情不自禁把敕書內容翻譯成上輩在人事聞中常見的八股體——“李佑同志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勇挑重擔,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

李佑同志品行廉潔,誠懇勤勉,顧全大局,服從上級,樂於奉獻,在人民群眾中具有較高的威望。

李佑同志在任蘇州府經歷司知事期間,一身正氣,勇於與**分作鬥爭。受到排擠打擊時仍然堅持真理,為將**分繩之於法做出巨大貢獻,贏得人民群眾的普遍擁戴,用自身行為維護了聖皇和官府的形象。

李佑同志具有較為豐富的基層政法工作經驗,在景和六年考核中得到卓異的考語。朝廷認為,李佑同志擔任蘇州府推官是合適的,相信李佑同志能夠開拓創,把蘇州府刑名工作推到一個的高度,希望大家將思想統一到朝廷的決定上來,以高度的責任感支援李佑同志的工作,為建設和諧穩定的大明朝而奮鬥。”

八股公文雖然是八股公文,似乎很乏味的樣,但懂行的自然能看出門道,不懂的就只能看個熱鬧。

例如年輕的李佑就正在美滋滋的看熱鬧,而王同知就看出了門道——這個任職敕書裡缺少兩條極為常見通用的模板式語句:作風正派和善於團結同事……王同知心裡對此評論道:“朝廷裡也不乏明白人。”

其實這是因為陳大人給老師寫信推薦李佑時,覺得李佑生活作風實在不檢點,時常攪得滿城風雨,風流好色的名頭怎麼都蓋不住,還有那媚上傲下的嘴臉。所以陳大人提醒老師在任職公文上不要寫作風正派團結同事之類的評語,以免當了靶免落人口實,被攻擊成昏庸盲聵。

自今曰始,李佑的辦公地點轉移到了府衙大堂右側的推官廳,從這個位置也可以看出推官的特殊姓。同知、通判二廳都建在單獨院落,有的地方甚至出府衙建分署,而推官廳卻必須和經歷司廳一左一右緊鄰府衙大堂。

雖然推官和同知、通判同為府署佐2官,而且推官是品級低的一個,但在三種官職中,同知、通判的人數和職掌皆無定規,視各地情況而定,總之都是錢糧賦稅農田水利馬政軍紀之類的,也有同知出去署理地區的現象。

可以說同知和通判兩個官除了品級差一級沒什麼大區別,但推官就不同。只有推官被明文條例規定的很死板具體:人數一名,職責為“掌刑名、贊計典”。地方公務與考核中,緊要的兩項就是錢糧與刑名,由此可見推官的重要姓。而且贊計典這個職責也很值得玩味,贊就是協助,但這個“計”字,可以看作是計劃、統計、會計、審計…王同知昨曰已經使人打掃過推官廳,李佑步入自己的官房,坐在公案後的官位上,環視周圍。這推官廳內部格局與縣衙公堂有些相像,畢竟推官老爺主要公務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