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節,閣下,霧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實話,哪怕直到今天,我也不能接受讓英格蘭人來統治法蘭西。但是,只有四分之一法蘭西血統的英格蘭人,卻比百分百的前王太子做的更好。”
“恕我直言,前王太子夏爾也只有二分之一的法蘭西血統。”夏爾的母親是別國的公主,奧古斯特終於忍不住開口,“統治一個國家,取決於的應該是對方的政治手腕和愛民如子的心,不是對方的身體裡留著哪個家族的血。
“那您更愛英格蘭,還是法蘭西?”
奧古斯特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後,道:“我從小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問我,你更愛你的爸爸,還是你媽媽。你如今的問題和這個同出一轍,所以我會用我小時候就會的標準答案回答你,我愛像愛英格蘭一樣的愛著法蘭西,也會像愛法蘭西一樣的愛著英格蘭。”
黑暗的監獄裡,被陽光照進了一片金色的光明。
光明下,比那更耀眼的是年輕的法蘭西國王。就像是神話故事中的大天使長,與光同塵,日月同輝,代表著善良與正義,受萬能的主的旨意,來到人間與惡魔鬥爭,他是朋友,是家人,是保護者。一個笑容,便是春暖花開。
第124章
後世歐洲史學的幾大派系裡的學者, 一直對奧古斯特一世這位榮光王存在爭議, 爭議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有關於後來被翻案的聖女貞德。
貞德曾以上帝和聖徒的名義,帶領法蘭西人民在希農北部舉起反旗,差點讓一個解決了黑死病、大力促進文藝復興發展、帶領法蘭西的榮光照耀到歐洲每一寸土地的偉大國王就這樣與法蘭西失之交臂。
當然,眾所周知的,最終貞德的起義還是失敗了。
奧古斯特一世統治下的法庭, 在經過長達一年之久的爭論後, 最終還是以“女巫惑眾”為由燒死了貞德, 為穩定當時法蘭西和英格蘭劍拔弩張的民族矛盾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決定處死貞德那一天, 奧古斯特一世終於出現在了審判廳上。
從始至終, 衣著華貴的奧古斯特一世都端坐於最中間、最高的位置上,雙手交叉,一言不發。直至最後,當時審判結果已經出來之後, 奧古斯特一世才終於出聲,問了貞德一個意味不明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你真的受到了上帝的恩典?”
有一些歷史學家曾陰謀論的表示, 這個問題是一個來自國王的陷進。因為中世紀的教會曾明確規定過, 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過上帝的恩典。換言之就是,如果貞德給出肯定的回答, 那她就證明了自己是女巫異端,可如果貞德否定,她就是承認了如今法庭上對她判決的罪名成立。(改編自度娘)
距當時的公證人記錄,在國王這麼問之後,整個審判庭就像是被誰憑空抽走了聲音, 不管是說英語的還是說法語的,都選擇了默契的閉嘴,屏息凝神等待著貞德的答覆。
貞德驕傲的站在中央,就像是她一如既往會做的那樣,不肯底下半分頭顱。
勇敢的少女與年輕的國王的眼神在空氣中膠著,平靜的對視了大概有好幾分鐘那麼久,直至最後的最後,一身囚服卻站的如一個鬥士的貞德這才平靜的回答:“如果我沒有得到,那麼我希望上帝能夠賜予我;如果我已經得到,我希望上帝仍然會賜予我。”
全場在這個回答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再說出一個單詞。
在一個對於史學界來說肯定稱之為“重大發現”的事件還沒有出現之前,當時的學者堅稱奧古斯特一世也被說的呆若木雞,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為難貞德。
但是在“重大發現”出來之後,大家又開始轉變口風,覺得奧古斯特一世鼓起了掌,在寂靜的大廳中,國王站了起來,做了這樣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舉動。只有奧古斯特一世兀自堅持,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