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316,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丘濬後又請他到家喝酒,握著他的手說:“我將致仕回鄉,西涯將繼我之後入閣,要好好做,不可負我。”
李東陽又感傷又激動,嘆道:“瓊山公竟要致仕……這內閣裡該致仕的實另有人。”
丘濬看著杯中清酒,微微點頭:“其實我也想給你、給後頭年輕人留下個眾正盈朝的時局。”
他轉身便上奏天子,言皇太子聰慧異常,既正儲位,宜早束髮加冠,選良師教導。天子對這個太子寶愛至極,雖然口中說著“待皇太子年長後再行”,實則也覺著該早點兒選名師教導,別讓他像自己小時候那樣不為眾人所知、所重視。
弘治八年二月,皇帝便不再拖延,下中旨詔令禮部為年滿五歲的皇太子行冠禮。禮部翻出了當今冊太子時的儀注,略加修改呈進上去,定下了此事。
皇太子儲位已定,又即將加冠,將來選朝中諸正,好生教導太子,使如今上一般勤儉寬容,大明就又是數十年盛世。而且明年崔燮便該守滿孝期回來了,有他這既熟知經義,又曉得民生疾苦的人教導太子,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丘濬看著當今朝中之狀,想著將來的盛景,自覺這幾十年官途再無遺憾,退回私第後便寫了一封乞致仕疏。
隨著這封致仕疏遞入的,還有一封彈劾首輔劉吉老邁不任事,打壓言路,留戀權職,不堪為首輔的摺子。
弘治天子兩道摺子都沒同意。
丘濬度著自己身體不佳,一意要致仕,彈劾劉吉也彈劾的越發用心,摺子一道接一道的上。徐溥、劉健二人深知其意,言官們也趁機為弘治初年間因彈劾他而被打壓的御史言官們報仇,一天十數道摺子飛入中樞。
這樣密集的彈劾,彈得劉首輔也不得不上了封請罪、乞致仕的摺子,委委屈屈、毫不抗辯地請天子作主。
退回府裡,他身上的殺氣、怨氣就再也掩不住,拍著桌子說:“丘濬老兒,竟不念我援引他進內閣之德,故意壞我的前程!這回我若能熬過去,必定把他們都發回鄉裡,再清一回御史臺!”
發了一回狠,又怕這回上書的人太多,聖上不肯再包容他,忙又琢磨著怎麼重贏回天子的心。
他家中子弟勸道:“如今貴盛者莫若張氏,大人何不請張國丈與兩位國舅進言?”
他還敢用那兩位國舅?
那位皇上從東宮裡用出來的李太監,叫二張一道奏本就彈劾下來了,前車之鑑就在、就在新出的《少年錦衣衛》連環畫上呢!這兩人如今也到處釣著不知情的人給他們送禮,恨不能再在朝堂上出一回風頭,他豈能主動送上去?
這兩位國舅不可輕用,除非能從他們親近的人下手,以情動之。放眼朝中,唯一能管得住那兩位國舅,甚至叫他們幫忙說好話的,也就只有剛升了錦衣衛都督僉事的那位……
錯了!
還有個人!
在那人面前,謝瑛算什麼!
他真是年紀大了,怎麼之前沒立刻想到兩位國舅的老師,在遷安守制的崔燮!
他連忙找來心腹問:“崔和衷近日可有什麼著述出來?”
崔燮守制要守到今年臘月,守制期間可是一直在潛心鑽研農經,想出了許多致令豐收的法子,這些都是能搏天子喜歡的。若崔燮還在朝裡,他什麼也不怕,可如今丘濬猝然發難,崔燮來不及回朝,只能先借他一篇著述獻到宮中,表一表自己關心農政的功勞,藉藉他的福運了。
當然,只要他這首輔當得牢靠,等崔燮回朝後,這些功勞他都會轉成官職還回去的。
劉首輔算計得精精的,叫人加緊騎馬趕回遷安,問崔燮求幾篇農耕之法的文章給自己充門面。
然後他就閉門謝客,擺出一副盛世白棉花的淡然姿態,任由科道言官攻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