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249,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鋪外兩個夥計守著宣傳畫猛吹。買三國和連環畫兒的大多不是什麼才子文人,對進士充滿了幻想,擠在門口聽得津津有味。聽著聽著就有人忍不住想了解一下六才子中進士的心路歷程,然後不知不覺就掏錢買了一套書齋加急印出的《成化廿三年進士錄取經驗談》和同系列的《會試文集》《殿試文集》回去。
等他們回到家裡,從深入瞭解偶像生平經歷和心路歷程的激情中回過神來,才驀的發現自己買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應試文章。
算了……這麼難得的進士科考經驗,能買到就是撿著了。回頭留給兒孫,興許他們家將來也能出一進士,等孩子當了大官也能給他們討個封誥呢。
這些人是被忽悠著買科考經驗與文集套裝的,還有許多從杏榜發榜就苦等著崔燮印這套書的舉子,買著了書才能安心離京。這書裡集了南北中三卷,一百一十名舉子十數年乃至數十年漚心瀝血的經驗,可謂字字千金。他們中試的卷子倒是分開賣的,不強求讀者買全,可是哪個讀者又捨得少看一份中試卷子?
哪怕是朝廷印的登科錄,發的程文,也及不上這套上榜進士的文集珍貴!
程文一題僅發一篇文章,哪有這個齊全?他們看著進士經驗就能知道怎樣讀書,背下這上千篇經義、雜文、策問題目就能作好文章,看遍殿試策問更能知天子喜好——幾下合力,下科他們豈不也能考個進士回去?
那些舉人有的買一套就走,有的甚至一買十幾套送人,再加上本地舉子甚至秀才、監生們也爭著買書,這套科試經驗的純利甚至超過了火遍三地的連環畫。
可惜這套書只能掙外地舉子的快錢,等他們走了,只剩本地人,銷售量就要回落。
崔燮看著帳本,欣然給計掌櫃和夥計、書局的工人們發了獎金。不過他看到夥計們私記的客戶籍貫裡有幾十名疑似福建人,不禁想起了福建著名的麻沙版,擔心這些書流到福建,會有盜版商人私刻私印,影響他們將來開分店鋪貨。
計掌櫃搖頭笑道:“爺想反了。咱們若在外頭開了書鋪,那些刻版的買本書回去就能翻印,但這些讀書人帶回去,保證沒有一本兒能外傳到那些商人手裡。”
這書可是能叫人登科的寶書,誰家有一本兒不密密珍藏,永不許別人看見?也就他們家這位狀元爺實誠大膽,自己還沒考中就敢把國子監教官的筆記、翰林學士的題目都印出來讓別人知道;考上狀元后更是拋了面子求得別人的進士文章和讀給那些毫無干係的人看。
計掌櫃當初覺得崔燮那麼做有些傻,怕是還要妨礙自己科試的名次,卻不想他還是比那些讀了他編的書的人考得好。這一科他又中了會元,又叫皇上御筆點了狀元,再加上小三元,便是中了五元。雖說案首抵不上解元值錢,小三元加在一起也勉強當得過了吧?
這豈不要比上連中三元的商閣老了!
或許這就是他散恩天下學子的福報呢?計掌櫃也忽然冒出個迷信的念頭,怔怔看著崔燮,帶著希冀說:“我那小孫兒到了年紀我也得叫他念書,或許能沾沾爺跟咱們這些進士書的福氣,也中個……”
萬一也能中個進士呢?
第204章
計掌櫃帶來的不只是進士經驗集的銷售報告, 還有三國籤售會的投票統計表。這幾個月來為了給自己支援的文臣武將爭出個“第一”的名頭, 居安齋設在幾處廟宇、集市處的投票箱前始終人流不斷,讀者花錢比當初評三國五美時還痛快, 不知又從他家買了多少本《三國》。
當然, 這六位第一人的人氣有高低, 票數也有多少。如第一隱士這項總計起來也只有廖廖數十張票,都是投給水鏡先生的, 根本沒別人分票;第一詩人是曹子建吊打全場, 只不過這組的票數能比隱士多出幾倍,有許多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