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74,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我要對著比較一下。”

訓導看了卷面,恭敬地答道:“也跟這篇的風格差不多。他從前受過敝縣大令指點,好融古文為時文,”說著又不禁替他說了句好話:“不過文章的格式規矩是不錯的。”

戴御史並非要挑毛病,只是聽那訓導說他的文章是戚縣令指匯出來的,就想起了《戚志遠公文集》裡那些清麗淺近的遊記,不由笑道:“真是你們知縣指點的?這兩人文章差得也太多了,戚大令那個倒合是個十六歲的文秀童子所作,這文章反而像個老成端重人物的筆法。”

訓導不敢非議上官,只站在一旁聽著。

戴仁說笑了一句也就罷了,看著手裡的墨卷說:“辭采不夠縟麗,但議論縱橫,轉折奇崛。你看他時寫禽獸,時寫人,時引聖人……其勢如山斷雲連,句句綰帶前篇,上下渾然貫通,是難得一篇不以文字,而以篇法壓人的文章。”

訓導揣摩其意,帶著幾分喜色問道:“大人是看重這學生的?”

戴仁道:“我倒也想收他作個學生。可惜我明年就要卸了督學之職,他又是要撥進縣學的,緣份淺啊。”

院試取中的生員中,一般前八成撥縣,後二成留府,能撥進縣學也就表明不只是要取他,名次應當也在前列。這樣會作文、有科舉之望的好學生也是縣府二學爭著要的,能落到縣裡,將來取中鄉、會試,就是他們這些學官的政績了!

教諭喜盈盈地起身,朝戴仁拱了拱手:“下官便代這學生謝過學道大人提攜之恩了!”

戴仁笑了笑,叫他回去準備縣試卷子,自己將草稿壓在桌案上,繼續繞場巡視。

永平府一帶沒什麼科舉大縣。府試錄的一百多新生,加上往年未取中的童生,寄籍的軍衛生,總算上也不足二千之數。

那考棚卻是永平府新建的,足可容納兩三千人,他這回是將六州縣一衛的考生都納進來同考,考場裡仍顯得空蕩蕩的,有人交頭接耳、傳音作弊一望即知。他在裡頭巡了一道,黜落了幾人,也把所有童生的草稿掃過一遍,心裡有了底……

眼看著一個小三元要在自己手下誕生,戴提學心裡也微覺欣喜,提筆給自己的同鄉寫了封信,矜持淡然地告訴他:“我在永平府得了一個才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