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穿到明朝考科舉_78,穿到明朝考科舉,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路上反省了一下該哭哭不出來的問題,拔了根頭髮往眼裡劃了劃,眼淚“唰唰”地湧出來,看著就有真情多了。

他紅著眼進司遞摺子,通政司知事也聽過他家這案子,見他要上書陳情,便好意勸了一句:“這是上命欽定的案子,事實俱在,絕然翻不過來。你父親都要跟犯婦義絕,你還惦記她做什麼?回頭你買副好棺木替她入殮了,找個地方埋骨,也就算孝順了。”

崔燮眼角滾下一滴淚,閉了閉眼答道:“學生也知道朝廷法度,只是身為人子,如何能坐視母親受苦?家母一日是學生之母,學生便要盡人子之心,為她奔走。何況學生家中上有祖父母、下有未成人的弟妹,若家母被刑,這一家老小又由誰照顧呢……”

知事是官廕生出身,雖沒經科考,也是讀著經書長大的,只能誇孝義,不能勸崔燮別孝順那不該孝順的人。他看著崔燮兩眼哭得微腫、鼻尖兒發紅,不免暗歎天理不公,這等惡婦偏能得著個好兒子。他搖了搖頭,勸道:“你回去等訊息吧,就在我們衙門堵著也沒用,我必定把你的摺子送上去就是。”

他勸著崔燮走了,回去便將摺子夾在各地百姓陳情、訴冤的表章裡交了上去。

通政司的摺子都是轉天一早在御前現拆,司禮監幾位內相拆檢奏疏時,看見這封遷安秀才崔燮為繼母徐氏上陳情表,心裡都有那麼一絲異樣的感覺。

這徐氏不是前些日子剛因為妒恨繼子,找個投帖誣陷朝廷命官的嗎,怎麼當兒子的倒給她寫起陳情表了?

咱們大明朝還出了閔子騫了?

高公公是曾在成化天子面前給他說過好話的,立刻拿過表章,朝天子道了聲恭喜,先定了調子:“人說忠臣必出於孝子之家,我看這話該倒過來說,孝子必出於忠義之士嘛。這不是皇上先表彰了他的忠義之行,他才越發以忠義仁孝自省,能有今日這樣的大孝?”

另一位秉筆太監蕭敬瞄了信一眼,慢聲細氣地說:“高公公雖這麼說,可徐氏的案子是皇上欽定的,這崔燮若給徐氏脫罪,那可就是有負皇上的恩寵了。”

高太監淡淡地說:“母子本是天倫,為人子者給母親脫罪豈不也是天理?何況這小義士也知道忠君的道理,蕭公公還沒看信,怎麼就知道他一定是要給繼母脫罪的?”

大太監覃昌一甩拂塵,替他們倆圓場:“那表可不可取,自有皇爺裁度,高公公,你且念來。”

成化天子眯著眼倚在御座上,也想知道崔燮這一表是什麼意思。

天底下真有不恨繼母陷害,還要替她脫罪的完人?若是有這樣的忠孝雙全之人,倒可以叫太子學學這般胸襟。萬妃這般年紀,又是為他損了身子,沒有子嗣,於權勢也不多熱衷,那些朝臣和太子怎麼就不肯寬容她呢?

天子嘆息著,聽高公公念信。

出人意料的是,崔燮並沒為徐夫人脫罪,甚至也沒寫多少徐夫人怎樣照顧他。他只寫自己生而喪母,自幼在祖母撫育下長大。繼母徐氏要孝順舅姑,要服侍夫婿,還要照顧自己的兒子,不能時常關照他。可徐氏主持中饋,撫育兒女,箇中辛苦都落在他眼裡,他又豈能不知感恩,不孝順這個辛苦操持崔家的主母?

可是徐夫人竟投帖誣陷官員,險些害了清正廉潔、愛民如子的遷安知縣戚勝。戚縣令身為一地守牧,就如他這些治下百姓的父母一般,慈愛子民,還教他讀書上進。若無戚縣令關懷督促,他也沒有如今這個小三元案首的成績。

如今他的嫡母要害他家鄉的老大人,他情義兩難,不敢為母親求情,又不能不為母親求情。徐夫人之罪雖不容赦,可他身為人子又豈能眼看著母親入罪?他自幼飽嘗失恃之苦,又怎麼忍心叫幾個未成年的弟妹也嚐到他當初的失母之苦?

他實在無計可施,只能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