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帝御仙魔,我是蓬蒿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作為淮南中心地帶,匯聚江南魚米之鄉靈氣的揚州,在本朝地位非常。藩鎮林立時,為了保障南糧北運,朝廷特意還設立了淮南節度使。
跟安史舊部的河北三鎮、屏障關中的中原藩鎮不同,淮南、江南的藩鎮更多意義上是經濟藩鎮,主要保證朝廷糧賦,這也是他們軍力相對較弱的原因之一。
高駢割據淮南時,之所以能夠迅速起勢,成為五大諸侯之一,揚州等地的財富支撐起到了極大作用。正是靠著這些,高駢才能收攏大量從中原躲避兵禍南下的勢力,跟儒家相互裨益。
高駢覆亡後,揚州儒門沒落,揚州卻依舊繁華。被改編為江南水師的淮南水師,大本營也正是在這裡。
高駢麾下最著名的兩位將領——楊行密與孫儒,雖然師出同門,但為了江南水師大將之位,之前還是有過一番激烈角逐的。
依照當時兩人的地位資歷,理應是孫儒出任統領,掌握這一支在當時看來,對朝廷極為重要的水師力量。但楊行密為人精明,左右逢源之下,硬是創造了一個機會,讓朝廷看到了他訓練水師的能力,而後多方走動,將統領之職謀到了手。
為此,孫儒與楊行密雖然沒有撕破臉皮,但也有了不淺的嫌隙。
後來的事實證明,楊行密的確才幹非凡,江南水師經過他日夜操練,精銳更勝往昔,淮南的河道江道為之一清,大大小小的水匪在極短時間內就絕了蹤跡,頗受朝廷讚賞。
而孫儒雖然心中不忿,在這種局面下,也是自知無法再跟楊行密爭鋒,只能絕了成為水師大將的心思。後來江防調動,孫儒就帶著自己的一部分親信,去了江南水師轄下的荊州水師任職,算是眼不見為淨。
揚州城杏花樓,孫儒青衫綸巾,作尋常士人打扮,坐在窗前飲酒。
這次回揚州是奉了楊行密的調令,回來之後,楊行密卻沒有讓他去官衙,而是約在這座兩人在前些年經常相聚,但最近幾年已經沒來過的酒樓。
孫儒不知道楊行密打得什麼主意,然而這種被對方隨意支使來支使去的經歷,已經讓他心中非常不痛快。他飲下一口悶酒,心裡謀劃著,是不是應該脫離江南水師,去嶺南水師謀份差事。
老在楊行密眼皮子底下做事,實在是心頭不順。
不過他到底不是李曄的嫡系,這些年又在江南水師當差,在嶺南素無根基,冒然請調,就算事情成了,只怕也沒有好的位置給他。
“且看楊行密這廝要幹什麼,如果他耀武揚威、欺人太甚,就算降職去嶺南水師,我也認了!”孫儒重重放下酒杯,打定了主意。
約定的時辰已經快要到了,街面上卻仍舊不見楊行密的蹤影,孫儒百無聊奈,時而看看繁華街道的景緻,時而到處打量一下酒樓,漸漸地有些心浮氣躁。
酒樓依然是那座酒樓,這麼些年過去了,陳設也都沒換,依然是那般素雅。孫儒知道最東面那張食案腿上有一道不大的凹槽,那是他有一回跟楊行密拼酒,喝多後強撐不倒拿手指捏的。
酒樓的東家依然是那個蹉跎半生的老儒生,年少時有匡扶天下的志向,後來迫於生計投身商賈,可謂是丟盡了祖宗顏面,所以整日抱著酒罈子度日。
曾經他很喜歡跟孫儒、楊行密對飲,因為覺得他倆學識不凡,談天說地很是暢快。每回喝多酒後,東家的酒槽鼻就會紅得發亮,興致來了也會大手一揮,意氣風發的喊一聲這頓免賬,動作瀟灑得就像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
凡此種種,仿若昨日,孫儒卻已無暇想起。
當年同窗情深的兩個年輕人,現在有了不同人生際遇,再來這座酒樓,心情也會大不一樣。作為失意者,孫儒是不會記起當年那些芳華的。因為當年的意氣風流每回憶起一次,就是折磨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