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少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4章 天啟九年,一邊打仗,一邊還能這麼賺?,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風少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犒賞的錢糧實際上也沒花多少,最大的支出也不過是火藥炮子以及民夫和徵調的糧食。

但這些相比如今大明朝廷的那些工程,那可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今朝廷除了在京畿周圍修路,還把道路延伸到了山東這個基本盤,把山東和京畿連線起來,加上河南,山西的一系列挖掘水渠,修建水庫,以及維修官道等計劃,這些加起來才是佔了財政稅收大頭的。

單單一個連線山東和京畿的官道計劃,所耗錢糧比犒賞遼南全軍的都多,再加上其他工程,看著那一筆筆支出,戶部的官都看的心疼。

不過朱由校和張好古則是持不同意見,這錢啊,存在國庫裡,不花出去,就是死的,你存的再多,不用,這些錢不就相當於沒有嗎?

沒有流通起來的錢,不是錢,錢只有流通起來,才能起到作用,才能讓大明運轉起來。

錢這個東西就是大明這個巨人的血液,血液不流通巨人就完了。

因此朱由校和張好古的意見是:花!該花就得花,能花多少花多少,把錢花出去,活躍整個大明市場,讓大明這個巨人的全身血管裡的血液都流通起來,而不是凝固在頭腦和心臟裡。

斜倚著小桌子,朱由校翻看著一份份摺子:“去歲朝廷的稅收不錯,今年雖然有和遼東,草原的戰事影響,但畢竟都是贏了,而且收穫不小,單單那百萬頭牲畜,想來今年的稅收應當也不錯。”

“這朝廷有了錢,就得花出去,之前師父提出的一系列計劃,叫做基礎工程的,朕看了,都是利國利民的計劃。”

“這些計劃朝廷肯定是要一步步去做的,像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境內的黃河河堤加固,河道疏通,這些不能省,要做,而且要抓緊做,好好做。”

“如果不趁著眼下少雨水完成河道清淤,等到立冬乃至來年立春了,那就更不好做了。”

張好古接過話頭,看向張瑞圖:“張閣老,你是禮部尚書,大明報這一塊,你要做好宣傳,讓陝西,山西的百姓知道,治理黃河該怎麼做,要透過大明報來帶動百姓,主動的在山西陝西沿河兩岸種植樹木,鞏固河岸土壤,避免河道積淤。”

“至於這河道清理,工部還是要抓緊做,缺少工人就徵調民夫,缺少騾馬就近調集,黃河所經府縣都調動起來,今年年底就要完成第一次清淤。”

“這淤泥可是寶貝啊,鋪在戈壁,荒地,旱地上,都是好肥料啊。”

這河道里的淤泥,那可真的都是寶貝,眼下還沒有什麼工業汙染,重金屬汙染,黃河裡的淤泥裡面就是魚蝦屍體和泥土,營養充足,覆蓋在耕地上,那可是能加快復耕的。

這沿河清理出來的淤泥,就能讓這些地方的耕田產量大增。

說完河道清淤的事情,張好古又丟擲了一個議題:“如今,左遺直負責朝廷水利,修築河堤,引水灌渠,這兩年在京畿做的結果,大家也是都看得到的。”

“今年左遺直的水利衙門在河南,山西等地工作成績也是不錯。”

“本閣和皇上商議著,這水利衙門單獨成立也有段日子了,成績大家也是看在眼裡的,乾脆單獨設一部,好日後負責全國水利方面的工作。”

朱由校也是說道:“嗯,左遺直做事勤懇,京畿的四個水庫修築的很不錯,水利這一塊交給他,朕是放心的。”

左光斗的水利衙門單獨成一部?

六部變七部,張黨的勢力豈不是又要膨脹了?

黃立極雖然不想和張好古作對,但在這方面,他還是持反對態度:“水利衙門,做的也是工部的活,直接將其併入工部,或者對內閣負責就行了,為何非要另設一部?這六部變七部,豈不是怪事?”

魏廣微也是說道:“元輔的意思,我等也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德

御炎